-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小说《歧路灯》中和谐教育的启示
[摘 要]作为中国唯一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古典小说,《歧路灯》中有许多值得当代教师和父母学习、借鉴的内容。它启示人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法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它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等功能。
[关键词]《歧路灯》;和谐教育;功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中的统一。和谐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况。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教育能产生最佳氛围、产生最佳效应。在实施教育时,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可以让受教育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主动而愉快地接受教育。
和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要处理好社会本位和人本位的和谐。愉快的情绪、丰富的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正常的人际交往、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挫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健康心理品质是和谐的“社会人”的主要指标。一个个和谐的个体才能构建全社会的和谐。在清代教育小说《歧路灯》中,谭绍闻先后拜了四位老师,按师才师德的高低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娄潜斋、智周万为代表的良师;另一类是以侯冠玉、惠养民为代表的庸师。两类教师由于自身修养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同,对作品主人公谭绍闻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各异,所以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教育效果也相差甚远。谭绍闻之父谭孝移悉心教子,临终前留下“用心读书,亲近正人”的遗言。父亲死后,谭绍闻在母亲王氏的娇惯纵容、塾师侯冠玉的不学无术、帮闲夏逢若及妓女红玉的引诱下,玩画眉、狎妓女、下赌场、惹官司,以致家产败尽。走投无路之时,方才悔悟。在众人的帮助下悔过自新,中副车、立军功、蒙天子召见,选为知县,家道复兴。
从《歧路灯》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反思和启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法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它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等功能。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在于平等、民主,活跃的和朝气蓬勃的,它不是靠压制、奴役学生的个性而实施教育。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一个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任的师者,做一个对学生成人成才有益的师者。
《歧路灯》中,娄潜斋是执教谭绍闻的第一任教师,他具备良师的许多特征:师德高、业务强、有思想、不迂腐。他是作者李绿园认为的理想教师,“端方正直博雅,尽足做幼学楷模”,“品性虽甚端方,性情却不迂腐”,为人治学,训蒙居官,均堪为楷模。他非常重视基础教学,教书从《五经》讲起,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急功近利。这在八股文取士的科举时代,具有反世俗的精神。在其教导下,谭绍闻不仅“一日所读之书,加倍平素三日”,且性格活泼,发展正常。没几年时间,就已经是《五经》精熟,背诵《五经》能随提随接,毫无艰涩之态。当时的考官非常惊讶,夸奖谭绍闻是玉堂人物,将来是阁部名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反之亦然。《歧路灯》中有一位不称职的老师。他可以把学生放在书斋,自己溜到外面去聊天、闲逛、喝酒、赌博;谭绍闻上学十次就有九次见不到他的人影。在正经人面前,他可以装腔作势、慷慨激昂地高谈义理,但侯冠玉自己并不信奉在学校学过的这些义理。相反他的言行时时处处与理学背道而驰。他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自相矛盾。不仅如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还特别喜欢给人看相、算命、看风水,说他不务正业似乎再恰当不过了。为了混一碗饭吃,坐稳老师这一位置,他可以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讨好并欺骗家长,做尽有失教师身份的事。这对一个涉世不深、正处于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青少年而言,等于扼杀了孩子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正是因为侯冠玉师德不高,表里不一,教育思想和教育动机不纯,所以表现在谭绍闻身上的教育效果自然不好。在侯冠玉执教的三、四年里,谭绍闻的学问没有什么长进,反而学会了东游西荡、招风惹草,喜欢哪里热闹就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