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表药资料文档
解表药 含 义 性能特征 性能特征 功 效 发汗------解表 适应证 分 类 配伍原则 夏季----暑湿+祛暑化湿药 季节 秋季----燥邪+润燥药 体质 阳虚----+助阳药 阴虚----+补阴药 气虚----+助气药 血虚----+补血药 温病初期(卫分) ------清热解毒 使用注意 学习要求 掌握解表药 含义 功效 适应范围 配伍原则 使用注意 麻黄-功用特点 发 表 第 一 药 麻黄-功效主治及配伍 麻黄-功效主治及配伍 1. 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 辛温 配伍:+桂枝(相须) 风水水肿 风水: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失宣降,通调失司,水气不行而潴留体内所致, 水肿以头面为著。 麻黄-用法及注意事项 炙麻黄---止咳平喘 麻黄绒---小儿、老人、体虚者 表虚自汗 阴虚盗汗 虚喘 桂枝-功用特点 桂枝-功效主治及配伍 桂枝-功效主治及配伍 发散风寒 风寒表实证 +麻黄 风寒表虚证 +芍药 发散风寒兼治脾胃“三剑客” 紫苏 生姜 香薷 苏叶-功用特点 生姜的使用 生姜皮:和脾利水消肿 生姜汁:偏于化痰止呕,应急 煨生姜:偏于暖胃和中 现代应用:??? 思考 麻黄与香薷的功效主治的异同点是什么? 祛风解表“二重奏” 荆芥 防风 荆芥-功用特点 【用法用量】 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功用特点 为治风之通用品,无论内风外风均可应用。 【使用注意】 性偏温燥,阴虚火旺、血虚发痉者慎用。 过敏忌用 主归太阳经的“两兄弟” 羌活 藁本 功用特点 【使用注意】 辛温燥烈,阴血亏虚者慎用。 通窍止痛的“四兄弟” 白芷 细辛 苍耳子 辛夷 功用特点 细辛-功效主治 【用法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1~3g; 入丸散剂0.5~1g; 【注意事项】 1.本品辛温走散,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 2.反藜芦 趣味提问 1.治疗风寒头痛如何选药? 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 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 厥阴经头痛(巅顶头痛) 风寒偏正头痛。 2.可治疗风寒湿痹的药主要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3.发表兼治脾胃的药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用法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3-6g; 后下 【注意事项】 体虚多汗不宜用。 “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 牛蒡子-功用特点(二向性) 注意事项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用法用量 清肝明目----生用 润肺止咳----蜜制 用法用量 煎服或泡茶饮 白菊花(滁菊)----平肝明目 黄菊花(杭菊)----疏散风热 典型的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 菊花、桑叶 柴胡-功用特点 升麻-功用特点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定义: 味辛性凉,具有发散风热作用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 适应证: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薄 荷 1.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阴虚外感风热 2.清利头目,利咽--- 风热上攻,头痛目赤, 风热壅盛,咽喉肿痛。 薄荷-功效主治 3.透疹 -- 麻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 4.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 (弱) 薄荷-功效主治 牛蒡子 牛蒡子 解表药中的清热解毒药 苦寒 一、发散风热—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特点: 既散风热,又清热解毒,利咽喉 牛蒡子-功效主治 二、宣肺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配伍 “牛蒡最为麻疹之专药” 三、(清热)解毒消肿—痈肿疮毒 痄腮、喉痹 牛蒡子-功效主治 蝉 蜕 一、疏散风热、利咽疗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