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比较当”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DOC

“比较当”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当”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教学园地] 李 君  约3596字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使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内容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们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总结的问题。在12年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总结了一种“对比一比较”的教学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意识。生动有趣的音乐课让学生们感到“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   我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授课时,先是根据大纲要求和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意图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去选择相对应的作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   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主要是从音乐知识方面对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在讲解交响音乐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将交响音乐进行了分类。交响音乐既可分为标题性和非标题性音乐,又可根据时期分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时期音乐。我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将第一节课的课题定为“三大音乐时期的标题性音乐欣赏”,由于标题性音乐又分为标题性交响曲、标题性交响诗、标题性交响音画等,于是我打破了《田园交响曲》(贝多芬)、《芬兰颂》(西贝柳斯)、《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德彪西)三首音乐作品在课本上的排列,将它们编排在同一节课上,让学生在这节课上通过比较掌握了:   1、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三个音乐时期的时间划分;   2、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3、标题性音乐的特点;   4、标题性交响曲、标题性交响诗、标题性交响音画的音乐特点;   5、了解了三首作品的主题音乐、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看似课堂容量大,但实际上就在三首曲子的比较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上述内容,而且为下一节课“三大音乐时期的非标题性音乐欣赏”做了铺垫。学生们可以根据第一节课的思路,在课下进行曲目的搜集与整理,因此在第二节课上,教师根本不用再讲解理论知识,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就可以了。   二、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之问的比较   在“中国民歌”单元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及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我根据课本中江苏民歌《茉莉花》,进行了一节题为“中国茉莉花”的课,给学生们欣赏了流传在江苏、河北的两首民歌《茉莉花》以及《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和《亲亲茉莉花》两首创作歌曲。在两首《茉莉花》的比较中,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相同点在于,都是表达了一位姑娘想摘花,又担心受责骂的感情,都属于爱情类歌曲。   不同点在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柔美,比较含蓄;河北民歌《茉莉花》旋律多跳进,曲调明快、硬朗,体现了北方人爽朗的性格。   当我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时,学生说:   1、地域的差别,造成了人们生活习俗与性格的差别,从而造成了同一题材不同区域的民歌色彩的差别,这也反映了中国民歌的同宗性和多样性。   2、民歌有即兴演唱的特点,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再加工和创作,因此同一母体曲调会产生不同的变体。   当《亲亲茉莉花》和《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学生们在现代气息浓厚的作品中,总结出了“民歌是作曲家们创作的源泉”。   学生的总结很让人高兴,这不正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   三、两种情绪截然相反的作品的比较   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对音乐的感悟力还不是太强,刚接触一首新作品时,学生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该作品的情绪,这时我们不要着急,可以找一部情绪与之截然相反的作品,引导学生去体会。   记得在欣赏《江河水》时,第一遍欣赏完,我问学生,这首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很震惊:一学生说“这首曲子很美,是一首表现优美田园风光的作品”;一学生说“这是一首叙事性质的作品,像在讲一个故事”;一学生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乐曲,描写恋人的甜美的爱情”……听了学生的发言,我惊呆了,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相差也太大了。但我知道,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在不明了作品的创作背景时,很容易将音乐想象成自己喜欢的意境。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首先放了一首《喜洋洋》,同时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随着音乐进行了身体的律动。接着我又播放了《江河水》,我发现学生的情绪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的喜气洋洋,变得沉默了很多。当我问学生对这两首作品的感受时,学生说:“老师,这两首曲子的情绪差别太大了,第一首曲子听了之后很欢快,第二首曲子听后难受极了,有种想哭的感觉。”   学生在两首作品的比较之下,体会到了《江河水》的作品意境,对不同情绪的作品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也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水平,把握教学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情绪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