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度和光量 光源的發光強度(luminous intensity),通稱光度。 鉑金屬在熔點(1775℃)溫度,透過5平方公厘之孔穴所射的光之強度為標準燭光。 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此種能量之傳播,係自光源向四方發出而成。凡光源在單位時間內,向各方發出的能量,稱為光通量(lumens flux),簡稱光量。光量的單位為流明(lumen),一標準燭光在一立體弧度角內所發出的光量,稱為「一流明」。 照 度 每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光量,稱為照度(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光速 c=299,792,500±300公尺/秒 =3.000×108公尺/秒 光之反射 (1)入射線、反射線與在入射點上垂直平面的法線,三線共平面。(2)入射角(入射線與法線的夾角)與反射角(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相等。此關係稱為反射定律。 平面鏡成像的性質為: 1.像永在鏡後,且為正立的虛像。 2.像長等於物長。 3.像與鏡的距離等於物與鏡的距離。 1.與主軸平行的光線,經鏡面反射後,其反射線(或反射線反方向的延長線)必通過焦點。 2.射向鏡頂的光線,經鏡面反射與入射線對主軸成對稱位置。(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3.通過焦點的入射線,經鏡面反射後,反射線必與主軸平行。 4.通過球心的光線,經鏡面反射後,其反射線沿原路返回。 (P-f)(Q-f)=f 2 折射第三定律:在任何兩介質間,光線的路徑為可逆性。 sin i/sin r之值各介質間均不相同,是各介質的特性,此sin i/sin r之比值,稱為介質的折射率(index of refraction),通常以n表之。 即 光由真空進入介質的折射率,稱為該介質的絕對折射率(absolute index of refraction)(簡稱折射率)。 光線由介質1進入介質2的折射率,稱為介質2對介質1的相對折射率(rel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通常以n21表示。 光在某介質中的速率,和該介質的折射率成反比,且等於光在真空中的速率c與該介質折射率n的比值。 1.與主軸平行的入射光線,經透鏡折射,必通過焦點。 2.通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透鏡折射後,必與主軸平行。 3.通過光心的入射光線,其折出線恆沿入射光線方向前進。 透鏡成像的公式 第一次成率(L1成像) 第一次放大率 第二次成像(L2成像) 第二次放大率 得透鏡組合的焦距f為 若焦距f以米為單位,則焦距之倒數,稱為透鏡之透鏡度。兩透鏡相密接時,其透鏡度為兩透鏡度之和。 光譜之種類 光譜可分為發射光譜(cmission spectrum)與吸收光譜(absorption spectrum)兩種,前者由加熱物體所產生,後者則為光線經透明物體被吸收所致。 (一)發射光譜又可細分成三種: 1.連續光譜:一切熾熱之固體及液體,例如電燈光及弧光等,所成之光譜,自紅光以達紫光,均為連續而無間斷者,稱為連續光譜(continuous spectrum)。 2.明線光譜:在低壓下,氣體或元素之熾熱蒸氣所發 出之光,其波長僅有數種,經分光鏡後,光譜均為不連續而有一定位置之明線,此種光譜稱為明線光譜(bright line spectrum)。各種元素均無共同譜線,蓋每種元素均有其特性,每一譜線即代表其所具有之特性。故由所見明線之數目及位置,即可判別物質中所含之元素。 3.帶狀光譜:低壓之氣體,在特殊情形下所發之光譜,常為若干明亮之光帶,此種稱為帶狀光譜(band spectrum),但如以分密之明線所合成,故帶狀光譜實為明線光譜所組成。 波長589.3×10?10公尺之黃光的折射率 兩介質的相對折射率為其折射率之比值;由於空氣的折射率極近於1,因此介質對空氣的相對折射率,與其絕對折射率常視為相等。 眼由水面上向水中看P點,其位置落在P處。 全反射 入射角超過臨界角,不生折射,呈全反射。 介質對空氣的臨界角為θC,折射率為n,由斯涅爾折射定律得 (a)單一纖維內之內部全反射;(b)利用一纖維束所作之影像傳遞。 三稜鏡之折射與色散 光通過三稜鏡時之偏向 Ψ=2 (θ-α) sinθ=n sinα Ψ=(n-1) 稜鏡的色散現象 數種透明固體之折射率 球面透鏡的種類 球面透鏡的名詞 球面透鏡的焦點和焦距f 透鏡成像的作圖 透鏡成像作圖法 透鏡成像之性質 由相似三角形比例法,求得透鏡成像的公式。 由ΔI~ΔII,知 由ΔIII~ΔIV,知 SoSi=f2 (此式稱為牛頓的薄透鏡公式) (此式稱為高斯的薄透鏡公式) 兩透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