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盐和中和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鹽和中和作用 課堂練習 A18.1 (a) 2NaOH(aq) + H2SO4(aq) ? Na2SO4(aq) + 2H2O(l) OH?(aq) + H+(aq) ? H2O(l) (b) CH3COOH(aq) + KOH(aq) ? CH3COOK(aq) + H2O(l) CH3COOH(aq) + OH?(aq) ? CH3COO?(aq) + H2O(l) 或 H+(aq) + OH?(aq) ? H2O(l) (c) Fe2O3(s) + 6HCl(aq) ? 2FeCl3(aq) + 3H2O(l) Fe2O3(s) + 6H+(aq) ? 2Fe3+(aq) + 3H2O(l) A18.2 (a) 20 cm3 (b) (i) 鹼性 (ii) HCl(aq)和NaOH(aq)的濃度相同,體積相等的酸和鹼會相互中和。當加入30 cm3鹼後,鹼已是過量的,因此所得溶液是鹼性的。 (c) 中和作用是放熱反應。當反應完成後便不會再放熱。此時若繼續加入鹼,只會把反應混合物冷卻,使溫度下降。 (d) 溫度變化跟加入20.0 cm3 2 M HCl的差別不大。雖然兩種溶液的體積增加了一倍,參與反應的H+(aq)和OH?(aq)離子數量也同樣增加一倍,反應會釋出兩倍的熱,但所釋出的熱需加熱雙倍體積的溶液,因此兩個實驗的溫度升幅相同。 A18.3 1. (a) 可溶於水 (b) 不溶於水 (c) 可溶於水 (d) 可溶於水 (e) 不溶於水 (f) 不溶於水 (g) 可溶於水 (h) 可溶於水 2. (a) NaNO3 (b) KNO3 (c) CuSO4 (d) PbSO4/PbCl2 (e) MgCO3 (f) AgCl (g) BaSO4 A18.4 1. (a) 氧化鎂/氫氧化鎂/碳酸鎂 (任何兩項) 稀氫氯酸 (b) MgO(s) + 2HCl(aq) ? MgCl2(aq) + H2O(l) …………….………(1) Mg(OH)2 + 2HCl(aq) ? MgCl2(aq) + 2H2O(l) …………………(2) MgCO3(s) + 2HCl(aq) ? MgCl2(aq) + CO2(g) + H2O(l) ……….(3) (c) 比較(1)和(2): (i) 固體溶解形成無色溶液。/試管變暖。 (ii) 沒有。 比較(2)和(3): (i) 固體溶解形成無色溶液。/試管變暖。 (ii) (2):沒有氣泡釋出;(3):發生泡騰現象(釋出CO2(g))。 比較(1)和(3): (i) 固體溶解形成無色溶液。/試管變暖。 (ii) (1):沒有氣泡釋出;(3):發生泡騰現象(釋出CO2(g))。 2. (a) CaCO3 + H2SO4 ? CaSO4 + CO2 + H2O (b) 硫酸鈣只微溶於水,不溶的鹽會在碳酸鈣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阻礙進一步的反應。 A18.5 (a) 可以。HNO3(aq)和NaOH(aq) (b) 可以。HCl(aq)和NH3(aq) (c) 不可以。Mg(OH)2不溶於水,因此無法製備標準溶液來進行滴定。 (d) 不可以。Pb(OH)2不溶於水,因此無法製備標準溶液來進行滴定。 A18.6 1. (a) (i) AgNO3(aq) + NaBr(aq) ? AgBr(s) + NaNO3(aq) (ii) Mg(NO3)2(aq) + Na2CO3(aq) ? MgCO3(s) + 2NaNO3(aq) (b) (i) Ag+(aq) + Br?(aq) ? AgBr(s) Mg2+(aq) + CO32?(aq) ? MgCO3(s) 2. (a) 不可行。所有鹽都是可溶於水的,故不能用結晶法分離出來。 (b) 可行。 (c) 不可行。PbSO4是不溶於水的,所以固體中的Pb2+離子不能與水溶液中的Cl?離子結合。 A18.7 1. (a) 氯化銅(II),氫氯酸 (b) 硫酸鐵(III),硫酸 (c) 硝酸鋅,硝酸 2. (a) (CH3COO)2Ca (b) Pb(NO3)2 (c) (NH4)2SO4 A18.8 1. (a) CaCO3(s) + 2H+(aq) ? Ca2+(aq) + CO2(g) + H2O(l) (b) Ca(OH)2(s) + 2H+(aq) ? Ca2+(aq) + 2H2O(l) 2. 氫氧化鈉具腐蝕性。 A18.9 (a) (i) 碳酸氫鈉、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 (ii) NaHCO3(s) + HCl(aq) ? NaCl(aq) + CO2(g) + H2O(l) Mg(OH)2(s) + 2HCl(aq)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