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地震灾害防救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1 第四編 地震災害 本計畫選用了兩種地震模擬狀況,訂定震災模擬事件的規模震源深度和位置,並繪製震災模擬事件之最大地表加速度(PGA)圖,供後續防災業務參考之用。此次模擬的結果與一般對於高雄市地震災害潛勢的認知結果一致,相較臺灣地區其他縣市,高市地震災害潛勢並不非常嚴重。 高雄市的地震災害相較臺灣其他地區則較為輕微,因此,高雄市的地震災害防救策略並不顯得特別急迫,僅需由各單位循序漸進,依照本計畫所擬定的各項災害管理政策擬定各項短、中長程計畫。在減災方面,可以針對市區老舊住宅、未加強磚造住宅等進行都市更新與建築技術規則修訂的工作,尤其在楠梓與小港地區;在應變工作方面,應配合各項災害應變作業程序的訂定,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各項演練與訓練。 第一章 減災計畫 在災害減災措施中,本計畫為使災情與資料能迅速傳達,乃加強災害防救資料庫與資訊通訊系統;在規劃方面,則強調二次災害之防止、都市防災規劃與研擬訂定災害之相關法令;在管理方面,除了確立減災土地使用工具及設施、設備減災與補強對策外,對於災害防救人員的培訓及普教,亦提出具體之對策。 第一節 災害規模設定 災害防救執行單位應依災害防救基本計畫、相關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地區災害潛勢特性,擬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因此,本計畫訂定震災模擬事件的規模震源深度和位置,並繪製震災模擬事件之最大地表加速度(PGA)圖,供後續防災業務參考之用。 壹、歷史災害事件調查與分析 臺灣位在板塊碰撞邊界上,由於大地應力的不斷累積以及地殼破裂之斷層作用,致使地震相當頻繁。歷史記載以來,1736至2006年期間,臺灣西南地區可以說是災害地震發生的集中地區,但是這些大規模地震好發地區的分布大致在北緯23度以北(亦即約在臺南市以北),並未及高雄市境內,期間所發生的規模6.0以上之地震計有25個(中央氣象局,2003,2006;鄭世楠和葉永田,2004),其中包括1941年中埔地震的兩個餘震和1999年嘉義地震的一個餘震。 歷史調查資料顯示,造成一百人以上死亡之重大災害的地震計有8次,分別為:1736年臺南地震、1792年嘉義地震、1839年嘉義地震、1862年臺南地震、1904年雲林斗六地震、1906年嘉義梅山地震、1941年嘉義中埔地震以及1964年臺南白河地震,所幸這些地震在高雄縣市境內所造成的災害相對上比較輕微。關於災害地震發生的頻率,利用簡單的統計觀點可知,嘉南地區平均約40~50年會發生一次重大災害地震,而整個臺灣地區由於人口與建築物均相當密集,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1~3年亦會發生一次輕微災害之地震。 2006年12月26日發生在高雄市南方海域芮氏規模接近7的兩次地震(Chang et al., 2007),由於地震震源深度較深(分別為44公里及50公里深),震央離陸地較遠(約30公里以上),因此僅造成2人死亡、3間民房全倒之輕微災害,不過初步調查獲知超過一百所各級學校之建築物有相當程度之破壞,需進行補強(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2006)。然而,歷史上對恆春半島地區造成最嚴重災情的即屬1959年8月15日發生在恆春東南方約70公里處規模7.1的強烈地震,當時造成17人死亡以及1,214棟房屋全毀之災害,其中又以滿州、車城、恆春、佳冬地區之災情最為嚴重。顯見雖然歷史上嚴重災害的地震不曾發生在高雄市境內,但災害可因鄰近的臺南、嘉義、恆春外海等地區的地震而產生,仍必須加強防備,擬定必要之防震減災對策。 高雄市境內的活動斷層有:小崗山斷層、旗山斷層及潮州斷層,相關資料說明如下: (一)小崗山斷層:可能為逆移斷層,呈北北東走向,由高雄市阿蓮區南蓮里向南延伸至燕巢區瓊林里(Sun, 1964),長約8公里。小崗山斷層原本被列為存疑性活動斷層,雖然有地形崖特徵,但經由野外地質調查、地質鑽探以及地球物理探勘結果,均未發現地表有斷層存在證據,而由地表下的構造形態可能是由多組與層面略平行的斷層因為差異滑移而造成地表淺部全新世地層的撓曲,因此構造型態仍屬於盲斷層,由於寬廣的斷層帶中,很難確切將巨視的斷層位置訂定在特定的滑動面上,地表的可能斷層跡也很難確認或繪出,但是由岩層截切年代分析,小崗山斷層仍具有活動的潛勢。小崗山斷層可能截切晚期更新世地層,暫列第二類活動斷層。 (二)旗山斷層:為逆移斷層,呈北東走向,由高雄市旗山區附近向南延伸至高雄市仁武附近,長約30公里(吉田要,1932;鳥居敬造,1933;耿文溥,1967;Tsan and Keng, 1968)。以往認為斷層向北連接內英斷層(大井上義近等,1928),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兩斷層的特性不同(陳文山等,2005b)。旗山斷層由一個主斷層以及多個分支斷層組成的斷層變形帶,變形帶寬度約40-400公尺之間,主斷層的變形帶寬度為9-30公尺。旗山斷層主斷面擦痕及斷層帶中破裂面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