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负极四氧化三钴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锂二次电池负极四氧化三钴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致谢 本论文是在庄全超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与亲切关怀下完成的。在读研的这三年 时光里,庄老师对我的学业与科研工作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并且庄老师孜孜不倦 的科研精神、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也 给我了许多的启示,为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树立了一个榜样与航标,让我在未 来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在此即将毕业之际,谨向我尊敬的导师庄全超副教授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以及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课题组的史月丽老师、鞠治成老师以及崔永丽老师。他们在平 时的学习生活、实验和论文完成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多无私的关心与帮助。另外也 要特别感谢吴超、王中明以及田雷雷三位师兄,他们都对我在实验与学业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给予了不吝的指导。同样也要对中国科技大学理化中心的付圣权老 师、李明老师、黄建柳老师和刘先明老师在实验测试方面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 感谢。 此外也要感谢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在平时给我的诸多支持与帮助。他们是徐守 冬、邱祥云、魏涛、杜丽丽、王红明、秦银平、赵星、袁铮、沈明芳、李霏、鲍 文璟、王晶、张倩倩、张华、吴楠、曹茹、徐坤、郝玉婉、徐亚茜、刘佳奇、王 利、浦亚明、颜晨星、马光耀、孙淑彬、王明震、王嘉丽等,在此也要向他们深 表谢意。同时也要对化工学院的吕慧师姐和张晓玉在实验中给予我的帮助表示感 谢。 同样也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以及在我求学道路上的支 持,也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感谢他们在我失落与无助的时候给予我关心与照顾。 还要感谢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对我的培养,本硕七年的时光,将成为我人 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也会好好的珍藏这份独一无二的回忆。 最后要再次感谢所有关心与帮助过我的人! 张弘 2015 年 4 月于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摘 要 过渡金属氧化物 Co3O4 是基于转化反应进行脱嵌锂反应的,因此具有着较高 的比容量(理论容量为 890 mAh/g),并由此被认为在未来大容量储能设备中有着 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相较于已经商品化的石墨类负极材料,Co3O4 由于在充放电 过程中体积变化大以及自身导电性能差等因素,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循 环稳定性差,电子电导率低等缺陷。 针对这两个主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水热/溶剂热来制备不同形貌结构的 Co3O4 来抑制其在转化反应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并用高能球磨法将制备的 Co3O4 与石墨 烯进行混合,来增强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是通过 XRD、SEM 以及 TEM 对所 得的各类材料进行了物相分析与形貌表征,同时采用恒流充放电与循环伏安法对 所制备的 Co3O4 与 Co3O4/石墨烯混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探究材料的形 貌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石墨烯对于 Co3O4 的改性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 方法和所得成果如下: (1)利用溶剂热反应分别在 150 ℃、170 ℃和 190 ℃的温度下制备了 Co3O4。 SEM 与 TEM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 Co3O4 从低温到高温依次为多孔团絮状,多孔团 絮向薄片过渡状以及无孔薄片状的形貌。CV 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在首周放电中均 有着四个电流峰,分别与锂离子的预嵌入、Co3O4 转变为 CoO、Co2+转变为 Co 单质、SEI 膜形成以及界面电荷处理相关。充放电结果表明,三种制备的 Co3O4 均有着较高的首周放电容量,分别可达到 1634.91 mAh/g、1521.67 mAh/g 以及 1795.77 mAh/g。但只有 150 ℃制备的 Co3O4 有着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能保 持平均 1249.64 mAh/g 的可逆容量,并有着较好的倍率性能。170 ℃与 190 ℃所 制备出的均存在较为严重的容量衰减现象。 (2)采用在 95 ℃、110 ℃以及 120 ℃的条件下水热反应,制备出三种 Co3O4。 通过物相的相应表征得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依次为蒲公英状、蒲公英向片层 过渡状和片层状的结构,并且三者微观表面均呈现出多孔形貌。CV 测试的结果 与溶剂热中相类似,其峰所对应的相关反映也与前者相同。充放电结果显示,水 热所得的 Co3O4 均有着十分良好的充放电性能。首周放电容量分别可达 1957.82 mAh/g、1860.85 mAh/g 和 2005.50 mAh/g,并且在 30 周的充放电中一直呈现一 个上升的趋势,几乎没有容量的衰减。但制备的三种 Co3O4 在循环过程中的库伦 效率一直很低,平均分别只有 92.50 %、95.65 %和 94.10 %。 (3)利用高能球磨法合成了团絮状、薄片状、蒲公英状以及片层状 Co3O4 与 石墨烯的混合材料。通过 SEM 与 TEM 的结果可知,四种材料的原有形貌均有 I 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与石墨烯的具有着比较好的混合。电化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