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组歌》教学设计(简案)
贵州省独山第二中学 罗幸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德育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
二、作者及其作品简介(多媒体及教师简介)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给红色词注音:
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海誓山盟?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翱翔?夜阑?
2)解释词语: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宝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的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四、学习《浪之歌》
1、两首诗在翻译过来时都着意安排了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不显得单调。试从《浪之歌》(1--4段)找出诗的韵脚。
第一节:人、近(邻韵)、分;
第二节:晨、盟、中、吟、吻(多为邻韵);
第三节:拗、躁,心;
第四节:他、下。
2、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划分结构)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3、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印象中海浪一样吗??
4、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师生探究?
3、前四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相亲相爱海誓山盟等等.?
--热恋中的女性形象?
后三段:这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4、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五、学习《雨之歌》
1、朗读
2、思考:“雨”有什么作用?“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
“雨”有什么作用?
装点山壑、镶嵌绿地、传递感情、解除干渴、医治相思、启迪心扉 →(联想)→奉献者、爱的使者
3、“雨之歌”赞颂了雨的哪两方面的精神?从文中哪些语句上可看出来?
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山河“欢乐”,花草“挺腰”,草木“清润迷人”;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
4、这篇文章中突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着把它们归纳一下。
一二节:比喻: 银线、珍珠
三至七节:拟人: “哭”、信使、手指;拟物:借翅膀翱翔(鸟儿)
八节:比喻:叹息、泪水、微笑
5、这首散文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
6、难句理解:
(1)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3)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六、比较阅读
《浪之歌》和《雨之歌》具有哪些相同点??
A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
b都利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将“浪”和“雨”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思想,将它们塑造成富有丰富的性感内容的形象。
B善于在平易中发隽永,“浪”和“雨”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理性的思考加上咏叹调试的浪漫与抒怀,使读者获得远不止一般的审美和愉悦。
七、品味赏析,学习技法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选角度,说一说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2、仿写活动:
(1)句子仿写
(2)请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ohem浩瀚iSteady V3 用户使用手册.pdf
- 2025(新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3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AI应用报告:Dive+in-扩散和深入.docx
- 练习07 中亚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万吨乙二醇精制工段工艺设计.doc
- 15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OCR).pdf VIP
-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docx VIP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三用工作船(AHTS)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VIP
- 2025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全册教案、每课教学反思.pdf
- 施工现场专职扬尘防治管理人员和专职保洁人员情况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