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雪国》中的日本传统文化
【作者】肖 雪 梅
【关键词】《雪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民俗风情?民族精神
【指导老师】周 仁 成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引言《雪国》是川端康成采用“随心所欲的发表法”[1]而写成的一部小说。所谓“随心所欲的发表法”即“(小说)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想起来就续写,断断续续地在杂志上发表”[2]的一种写小说的方法。那么从1934年12月算起,到《雪国》定稿本出版的1948年12月为止,一部八万字的《雪国》整整花费了作者14年的功夫,所费精力之大,所耗时间之多,在川端康成本人的创作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从作品的内容来看,它讲述了坐吃祖业不求上进的东京舞蹈家岛村,三次去日本北边一个封闭多雪的山区与两个年轻女子之间发生的种种情爱纠葛。每一次情况都有所改变。岛村第一次(初夏)来雪国时与美丽纯洁的驹子发生了爱情关系,此时她还未正式成为艺妓。第二次(初冬)去雪国的火车上认识了年轻美丽的叶子,她正护送生命垂危的情人行男回雪国。岛村被她近乎悲戚的美所吸引、所倾心。而此时驹子为救治行男(他是她的三弦师傅的儿子,也是她的未婚夫),已经成了艺妓。翌年秋天,岛村再次到往雪国,行男已病故,叶子更加悲哀,岛村一方面恋慕着叶子,一方面又继续保持着与驹子的交往。故事以叶子在一场大火中从楼上跌落下来摔死,驹子大悲大恸,岛村更陷入了无限空虚之中而结束。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简单而平淡的故事却在二战期期间勾起了客居他乡的日本人的思乡情愫。“在我的作品中,《雪国》虽然拥有许多爱好者,但在战争中我才知道,滞留国外的日本人读着它时似乎被它勾引起更为浓郁的思乡之情。”[3]笔者认为,《雪国》写了专属于日本的东西,才会引起海外日本人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有力地说明了川端康成的“文学虽然随着西方文学的潮流而动,但日本文学的传统却是潜藏着的看不见的河床。”[4]不管世界如何动荡变化,文学潮流如何更新换代,他始终固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成为真正的东方作家。本论文将试从传统文学的继承,特有民俗风情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来探讨《雪国》所蕴含的日本传统文化。一、 根植古典文学,抒“物哀”情怀早在一千多年前,日本吸收中国唐代文化,然后很好地融会成日本的风采,形成了灿烂的平安朝文化。这个时期,就“产生了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名著,在歌方面有最早的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905),小说方面有《伊氏物语》、紫式部(约907前后~1002前后)的《源氏物语》、清少纳言(996前后~1017前后)的《枕草子》等,这些作品创造了日本美的传统,影响乃至支配后来八百年间的日本文学。”[5]这些古典文学善于以“四季感”的艺术手段来结构全篇,注意融情于景,刻画人物心理,表现人物真实和丰富的感情,且始终贯穿着感伤情调,即“物哀”,也即本居宣长在《玉长桎》中阐释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6]?“哀”即“美”的审美观念成为了日本独有的民族特质。这种审美理念渗透到了川端康成的心底里了,使其作品温柔美丽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伤、哀愁、缥缈之感。这些古典文学的精华在《雪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四季感”的艺术手段,以景托情,创造一种特殊的氛围,突现人物感情。川端本人也概括说:“以‘雪、月、花’几个字来表现四季时令变化的美,概括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在日本是有其传统的。”[7]《雪国》描写了初夏、深秋和初冬的景色。一开篇“穿过县界长长地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8]短短几句看似无关痛痒,身临其境时,仿佛看着岛村走了很远的路,才远离了俗世的纷争与喧嚣,来到这冰清玉洁的、宁静的世界里,托出驹子和叶子的纯洁,又觉得这样的世界亦真亦幻,虚无缥缈,显出岛村的忧伤。又“山沟天黑得早,黄昏已经冷瑟瑟地降临了。暮色苍茫,从那还在夕晖晚照下覆盖着皑皑白雪的远方群山那边,悄悄地迅速迫近了”,?[9]仅仅几笔勾勒,便能在脑中浮现出一幅冬夜图景。但仔细一看,这幅图却悄悄带出一份不安。初夏的雪国满眼嫩绿,偶尔蝶儿飞舞,可尽情呼吸夏的气息。溪水潺潺,甜美圆润。山峦层叠,下起雨来更显迷蒙。杉树亭亭如盖,浓郁中显得深沉而静谧。温暖的夏景也有“阴沉、枯树、似凶神的兵器”字眼,徒增几许哀伤之情。秋天“从陡峭的山腰到山顶一带,遍地盛开着这种花,白花花的一片银色,好像倾泻在山上的秋阳一般”的芭茅,[10]近看苍劲挺拔,远看感伤连连。到了深秋,枫叶红似火,夕晖晚照时,可以清晰看到山巅上枫叶争红的景色。秋虫啁啾,叫个不停。飞蛾粗壮,用拳头使劲敲打,它如“一片树叶似的飘然落下,半途又偏偏飞舞起来”。蜻蜓无数,似“蒲公英的绒毛在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