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春夜洛城闻笛(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夜洛城闻笛》说课稿 泄滩中学周兵 教材简析?   《春夜洛城闻笛》是七年级下册课后积累里面十首古诗词其中的一首,教材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掌握大意,了解作者情感。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远,在自然亲切的描述中,给人一种淡薄悠闲的贴近感。?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 说班级学情: 我任教的七二班共30人,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课外的阅读量少,对李白及古诗了解不多,因此上课涉及到有难度的问题不易回答,因此,我采取小问、细问、回环式提问,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便于学生掌握。 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说教学设计: 由于学生基础差,我在设计教案时,注重了课堂节奏,注意了提问方式,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按照“意象-意境-意蕴”脉络,即读诗——吟诗——悟诗——品诗的结构分成四重境界,方便学生理解,最后在学生美读、美背中结束,结构紧凑、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灏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给了我们什么信息?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知道“洛城”在哪儿吗?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走进作者: 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时:(701——762) 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评: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 作:《李太白全集》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 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第一重境界——读诗(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 san)折(zhe zhe s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讲究节奏、停顿。 3.录音示范: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可以轻敲桌子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四、第二重境界——悟诗 读中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感情。(小组合作讨论) 师: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五、第三重境界——品诗(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笛曲《乱红》,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2)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