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游戏活动中传承闽南童谣的实践探索.doc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传承闽南童谣的实践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传承闽南童谣的实践探索   【摘 要】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它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只能依靠人们口耳代代相传,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幼儿园的音乐、游戏、主题活动中自觉地担当起传承的义务,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音乐游戏;传承;闽南童谣   一、传承闽南童谣不但具有文化意义且具有政治意义   一方面,闽南童谣历史源远流长,传播极广。据福建地方典籍记载,公元618年~907年(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记载了民间传授的童谣《月光光》。15-16世纪明中叶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过台湾、下南洋,闽南童谣也随之在台湾、南洋扎下了根,他们创造出许多新的童谣,又很快传回福建闽南,相互融合,相互启发,成为两岸百姓,两岸儿童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的一条文化纽带。另一方面,台湾当局提出“台语不是闽南语”,大力推广“台湾童谣”,企图把台湾的闽南文化,包括闽南童谣,从整个闽南文化中割裂出去,以达到“文化台独”的阴谋。这就使得抢救、传承、推广闽南童谣,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更具有增进两岸民众了解、认同,争取台湾民心,促进祖国统一的深远意义。   二、闽南童谣对学前儿童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是老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适合学前儿童传唱。有些闽南童谣是伴随游戏趁韵而作,使儿童玩得更加快乐;也有的特意使用拗口语句,借以训练儿童的说话能力;还有的是母亲陪伴儿童时随口哼唱,让孩子一生都怀念着母亲的温暖;更有一些闽南童谣表现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历史,记载了两岸人及华侨多年的艰辛和奋斗,因此具有音乐、语言、情感、历史、社会生活等多重的教育功能。   三、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融入闽南童谣的实践探索   曾经伴随着历代闽南人成长的闽南童谣,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校教育推广普通话而逐渐淡出孩子们的生活。闽南童谣会不会从此销声匿迹,成为很多闽南人的担忧。闽南童谣蕴涵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的重要意义目前已经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们应当“从娃娃抓起”,把闽南童谣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一部分加以保护,配合闽南民俗风情,让那些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闽南童谣继续发挥教育的作用。笔者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特点,结合本班实际,通过音乐教学、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从多层面感受闽南童谣的独特魅力,让闽南童谣融入幼儿生活,达到承传与宏扬的目的。   1.在音乐教学中感受闽南童谣特有的韵律与节奏   首先,闽南语童谣节奏明显、音韵鲜明、语调诙谐、充满情趣。但不是每首闽南童谣都适合幼儿吟唱。一些不健康的、带有迷信的色彩,不宜让幼儿传唱,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把童谣中不健康的因素删减掉,再根据童谣的音韵规律进行创作或谱曲,变成幼儿能接受的作品。如:闽南童谣《安童买菜》中有大量描写各种菜肴的篇幅,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于是我把它的篇幅进行删减,变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接受的童谣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有机会进行表现。   其次,闽南童谣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念谣、唱谣、戏谣、舞谣。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形式的闽南童谣,挖掘它们内在的教育作用,采用歌表演、游戏、舞蹈、打击乐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深得幼儿的喜爱,让他们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受童谣的乐趣。如:《一只?y子八支脚》这首闽南童谣非常生动地刻画了“?y子”这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和活动特点,幼儿很喜欢;于是我把它设计成两两互动的音乐游戏,一人扮成“?y子”,而另一个扮成“抓?y人”,两人随着音乐节拍,边唱童谣,边玩躲闪游戏,幼儿玩得不亦乐乎,完全沉浸在快乐之中。   2.在幼儿园与家庭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闽南童谣   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教学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如“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合倚,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揪耳,十拍脚,十一扫土脚(地板),十二拢总捎。”这首玩“丢沙包”的儿歌,集数学、韵律、游戏于一体,它具有情感性、情景性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游戏中他们个个兴趣盎然,手上的小肌肉群得到了发展,在开心快乐的情景下,各种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们在无意识间实现了更多的教育目标。   其次,挖掘家长资源参与到闽南童谣传承中。家长的资源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采用自主报名的形式,发动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有的采用表演道具、有的利用肢体语言,还有的利用电教手段、图片、游戏等形式来表现闽南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