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二厥脱.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二厥脱.ppt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掌握用药指征,途径,剂量,稀释度 用药后观察30分钟,皮试时做好急救准备 首选肾上腺素0.01mg-0.03mg/Kg. 次,病情危重可重复2-3次,另外用激素,抗组胺药,扩容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气管插管等. 心源性休克 1、止痛 吗啡(注意用量、给药途径) 2、尽快建立心电监护 3、纠治心律失常 4、洋地黄及其他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5、血管活性药物选择 6、其他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休克——处理 处理原则 1、迅速就近抢救,避免远距离搬运 2、立即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 3、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 。 4、病因学防治 防治原发病,去除休克原始动因 。 休克——处理 5、积极防治酸中毒 6、糖皮质激素应用 7、防治脏器功能不全 休克——处理 二、急救措施 (一)一般措施 休克位、保暖、给氧、建立静脉通路 观察:面色、血压、脉搏、呼吸、手足皮肤温度、准确记录尿量及尿比重 休克——处理 (二)病因治疗 是治疗休克的关键 (三)补充血容量 1、常用液体 晶体液、胶体液,(3:1) 2、补液程序 先晶体,后胶体 休克——处理 3、补液量和速度 先多后少,先快后慢 视病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大量补液要密切观察 观察哪些指标? 休克——处理 (四)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包括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 在补足血容量的前提使用 常用药物:多巴胺、间羟胺、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硝普钠、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654-2 休克——处理 (五)防治酸中毒 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5%碳酸氢钠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量(如血气分析) 休克——处理 (六)糖皮质激素应用 短疗程大剂量为原则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七)防治脏器功能不全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本病可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称为内毒素性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不全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感染性休克 在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病人中,可能未见明显的感染病灶,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体温38℃或36℃; (2)心率90次/分; (3)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 (4)白细胞计数12x109/L或4x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0.1%。 治 疗 原则是在休克未纠正以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比较复杂,治疗也比较困难。 1、控制感染 主要措施是应用抗菌药物和处理原发感染灶。对病原菌尚未确定的病人,可根据临床判断最可能的致病菌种应用抗菌药,或选用广谱抗菌药。已知致病菌种时,则应选用敏感而较窄谱的抗菌药。原发感染病灶的存在是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应尽早处理,才能纠正休克和巩固疗效。 抗生素的应用,感染灶的局部处理,抗毒血清治疗、利尿、通便、血液净化等综合运用 积极抗休克治疗 过敏性休克 1、定义:药物使用后发生: 呼吸急促、胸闷、紫绀、心悸、出冷汗、血压迅速下降、甚至意识丧失等 常伴发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呕吐、腹痛、腹泻等 2. 流行病学 临床用药的发展,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上升 .A、常用药物过敏性休克及用药途径 2001年1月-2004年10月 34种医、药、护中文期刊,发表药敏性休克文献301篇,324例, 男女比例1.14: 1, 男169例,女148例;年龄8月-86岁,新生儿也可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死亡41例,占12.65% 刘锋.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4):497 给药途径: 静脉-53.4%, 口服-22.53%, 肌注-15.43%, 皮下-3.72%, 滴鼻-0.92%, 局封-0.92%, 超声雾化-0.61%, 椎管注射0.3% 外用或涂眼0.61%. 2003年: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文献405篇 560例药物过敏,其中209例休克 (37.3%) , 男女比例1.18:1,年龄3月-74岁 死亡10例,占4.8% 给药途径: 静脉-71.3%, 口服-11.5%, 肌注-11.5%, 皮下-3.3%, 局部注射1.9%,输卵管通液0.5% 张赞玲等.中国医学工程,200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