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地球環境保護是每個人心中知道但又對它視若無睹的,雖然有少數人一直提倡有關環環保的活動,而且國家對於廢水與廢氣的排放也有訂定了很多法律的條規,企業的排放廢氣或廢水、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對環境的污染這些規範足夠嗎?
而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居住環境與自然生態遭到破壞,近期的水災與土石流不計其數。消費者除了重視本身需求的滿足之外,也越來越強調企業的行銷策略與活動對於自然生態的影響,以及對環境友善的綠色產品之需求,加上政府與利益團體的規範與要求使綠色行銷成為企業未來行銷的一個重要趨勢 (黃俊英,1994) 。
綠色行銷是指企業在行銷領域內對環境友善的政策、策略及戰術的行銷活動,也就是一種為因應全球性環保的熱潮而產生的一種行銷理念,忽視綠色行銷的組織,不僅與消費潮流相悖(如可能遭到綠色消費者的抵制),也會有礙其發展(如不符合國際環保公約的規範) (黃俊英,1994) 。
服務業長久以來一直被定位為低汙染或無污染的產業,然而其涵蓋的產業是非常廣泛的,這些產業在產品生命週期的觀念被強調後,更是突顯出嚴重的環境衝擊,所以服務業是整個生命週期之環境衝擊的總合,因此服務業對環境保護的問題就慢慢的受到重視 (2005,吳貞萱) 。
綠色活動自1971年起就在零售業中出現,當時首先在收銀台販售可回收的購物袋,但是發展十分緩慢,直到全球關注到臭氧層受嚴重的破壞之後,才使得零售商重新開始注意到對環境的關懷,才能夠造成對消費者行為的大幅改變。
因為零售業是一種可以傳達環保訊息的管道,零售商除了站在面對消費者的最前線外,他們本身也面臨了環保議題,包括節約能源和進行回收,以及燈光、暖氣、冷氣和室內空氣品質能源的使用 (石文新譯,1999) 。
零售商也不同製造業、零售商沒有生產過程,只有運輸、倉儲、販售的過程、且又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管道。近年來便利商店採取積極主動的環保立場,推行綠化的環保行動,將其供應鏈轉化為具有綠色理念且符合環保精神,做一個積極的環保教育者 。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大葉大學吳貞萱碩士論文為範本。根據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此研究探討的是大眾對於綠色便利商店行銷的認知與實行程度為何,期望能夠在學術研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準確性。擬達成下述目的:
一、暸解國人對便利商店綠色行銷的認同度。
二、以人口統計變項來針對調查結果統計,期望得知國人希冀的綠色行銷方法,藉此改善整個供應鏈對環境造成的損害。
三、透過問卷調查普遍大眾對於環保認知與身體力行的實際成果,以供於未來提供廠商與學術作為改進的目標。
1.3 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選擇的綠色行銷調查對象為便利商店消費群,因為現今台灣便利商店著實為隨處可見,以有需求有供給的準則之下,自然大部分的消費群眾都有到過便利商店消費,且在綜合商品零售業年營業額高達409873448元(經濟部統計2011~2012)的情況下,可得知消費大眾高度依賴便利商店的快速性。
依據環保署於九十年八月所訂定「物品及容器商品販賣業者登記及回收設施管理辦法」,要求綜合商品零售業無論是量販業者、超級市場、連鎖型態經營之便利商店...等,應設置資源回收桶,以利於民眾實行資源回收,環保署又對一規定針對綜合商品零售批發業者限制使用塑膠袋,以百貨公司、量販店、便利商店等其他綜合商品批發零售商不得提供免費塑膠袋為準,目的在於讓民眾養成攜帶購物袋的好習慣,由於以上消費群眾多,所以本研究選擇普遍大眾都消費過的便利商店為研究對象。
1.4 研究流程
確認研究動機與目的
蒐集探討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研究設計
問卷發出及收回
資料分析與整理
研究結論
圖1.1 本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綠色行銷
2.1.1 綠色行銷的發展
隨著國際環保思潮興起,「綠色商品」、「綠色消費」、「綠色行銷」...等觀念逐漸在一般民眾的環保意識中成型,並漸形成一股國際潮流。由於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的雙重誘因與壓力下,所衍生出的另一個行銷概念即為「綠色行銷」。
1970年代研究者發現,人類的經濟活動對地球有限的資源造成負面的指數成長,人們對環保的警覺因而提高。社會大眾也因此促使企業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及施行社會行銷。此時重視消費者對自然資源影響的「責任性消費」觀念也產生了。
1980年代末期,綠色議題受到相當廣泛的媒體報導。綠色議題躍升為全球共同關切及認同的議題。
1990年為一關鍵性重要年代,有人將1990年代視為「地球十年」,也有人將環境主義視為1990年代的新十字軍。綠色消費主義的快速發展已使得與綠色消費者接觸最多的消費零售商和製造商,感受到相當的衝擊(吳貞萱,2005)。
表2.1 綠色行銷思想發展階段的比較
學者
構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VIP
- 修剪指甲教学课件.pptx VIP
- NB∕T 20006.4-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4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嘴用锰-镍-钼钢锻件.pdf
- 《智慧仓储管理》课程标准.doc VIP
- 中国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非药物干预防治指南(2025年版)PPT课件解读(2).docx VIP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行业研究报告】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PPT.ppt VIP
- 储罐内壁升降作业平台施工方案.doc VIP
- 【竞品分析文档】中国元宇宙产业竞品分析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