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起始适当抗生素治疗对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严重感染的重要性资料文档
起始适当抗生素治疗对院内获得性多重耐药严重感染的重要性 ?适当抗生素治疗的定义 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指南对适当(Adequate)抗生素治疗做出了新定义。适当治疗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1. 选择正确抗生素,即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2. 使用最佳的抗生素剂量;3. 给药途径正确,确保药物渗透感染部位; 4. 必要时联合用药。只有同时满足上述4个条件,抗生素治疗才是适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的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第一个原则是要考虑当前这次抗生素治疗之前病人使用过什么抗生素。 ???? 在2003年IDSA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南中,“近期抗生素治疗”指的是既往3个月的抗生素使用史,而不是现在病人正在用什么药物。???? 2005年ATS/ID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指南指出,过去90天内的抗生素使用史是产生多重耐药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最近2周内用过的抗生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包括同一类抗生素)。例如,如果病人在2个月前因支气管扩张症住院,当时采用了氟喹诺酮类治疗。现在,如果病人又因肺炎住院,则这次治疗就不应再次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个原则是采用恰当的给药剂量 用药剂量是根据临床经验确定的,药品说明书中都有相应规定,医师应该按照此规定用药,改变用药剂量是不合适的,否则会导致治疗失败。例如,美罗培南为1 g,q8h,而亚胺培南为500 mg,q6h或1g,q8h。 第三个原则是迅速使用抗生素 迅速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提供适当起始抗生素治疗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之一。Iregui等对107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定群研究。研究显示,30.8%(107例中有33例)患者的初始抗生素治疗时机至少被延迟24小时。这些患者中的75.8%为抗生素治疗医嘱下得晚所致。不能及时得到适当抗生素治疗者的住院死亡率(69.7%)显著高于得到及时适当治疗者(28.4%)(P<0.01)。不能及时得到适当抗生素治疗是VAP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 2004年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有关抗生素使用时机的建议是:早期适当抗生素的使用非常重要,在诊断严重脓毒症后1小时内就应在行相应细菌培养后立即开始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选择抗生素的“安全性”考虑 ——抗生素的“附加损害” ??? 在选择抗生素治疗时,医师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病人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传统医学教育中,有关“安全性”问题只强调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注意病人过敏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但现在更为强调抗生素使用带来的耐药问题。? 抗生素治疗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抗生素的“附加损害(Collateral damage)”。 定义 ? 附加损害指的是抗生素治疗造成的生态学负面影响,即选择出耐药菌株以及发生多重耐药细菌的定殖或感染。 在临床实践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经常遇见的一种情况是,抗生素初始治疗有效,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抗生素治疗疗效下降。这是一种由第三代头孢菌素引起耐药选择的现象。 相关资料(1) 研究表明,肠杆菌属耐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相关。中国2003年NPRS数据显示,178株肠杆菌属的耐药率是:头孢曲松63%、头孢他啶55%和亚胺培南4%。Chow等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初始阳性血培养中出现多重耐药肠杆菌属的相关因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史(69%对20%,P<0.001)。Cheol-In K等的研究显示,在治疗过程中,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者31例中有6例(19.0%)、氨基糖苷治疗者89例中有1例(1.1%)(P=0.001)和其他β-内酰胺类治疗者50例中无1例(P=0.002)出现耐药。这些情况都表明,许多耐药菌株的产生是大量使用头孢菌素的结果。 ? 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不是抗生素“诱导”出来的结果,而是“选择”出来的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选择出了耐药的突变株 。 相关资料(2) 另有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发生情况成正比。Kriengkauykiat在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碳青酶烯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机制,即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外排泵过度表达和膜孔蛋白丢失,而最常见的是开启外排泵机制。外排泵机制不仅使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同时还引起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达85%)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达76%)的交叉耐药。当临床出现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时,应该考虑的是氟喹诺酮类药物而不是碳青酶烯类药物所致的耐药。 ?? Lister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有下列三个方面:外排泵过度表达(主要对氟喹诺酮类和美洛培南起作用,对亚胺培南不起作用);Amp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陈永鑫《茉莉花二重奏》吉他谱.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支持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 PowerFlex 700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 年产15万平米水泥预制板生产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BOSS效果器GT8音色.doc VIP
- BOSS GT-8中文说明书.pdf
- 医学科研方向研究进展汇报.pptx
- 地球表部圈层相互作用.ppt
- 通用汽车网络安全随机数生成规范CYS9000 -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curity.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