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湖头浓烟浮想 剑斗珍馐结缘
谢如意
昨天上午八点多,我们堂亲一行八人从南安金淘镇东溪村出发,去安溪县办理婚聘事宜。我们乘坐的丰田车经诗山镇直向梧埔山,继而进入永春县的岵山地面,20分钟后奔驰在通往安溪县剑斗镇的高速公路上。遵循如此虽迂回而快捷的行车路线,我们经个把小时刚过几分后就已平安到达目的地了。
虽然我到过永春或安溪的县城不止一次,但是经安溪湖头而到安溪剑斗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幸这次“处女”行堪称是不虚此行!
八人中,同行同辈者的年龄我虽居第三大,但只有我的儿子还未婚我也未“升级”。大概因此,我自觉悄悄独自选坐在车的最后一排位置上。
只因后车窗一个扣窗开关损坏,冷风不时俏皮地进来与我玩耍。它没想到全车就我一人穿着敞开胸襟的大衣,任轻松杂耍它固可、反复动手扣紧窗户也行。只是这一点点坐车中的小“浪漫小插曲”,要不是归途中有个堂亲故意要来与我同坐,那就只有我和车窗“自摸”欣赏了。谁叫我本是个爱玩笑的“老顽童”?
车子还在高速路上奔驰,忽然,山间几处滚滚升腾的浓浓白烟映入我的眼帘,一连串的念头闪过脑海,发于口中:
这是什么地方?
会不会空气污染?
这是安溪湖头,那些大概都是水泥厂发出的浓烟吧。有人回答。
又是水泥!这是为中国大陆构成“支柱产业”的钢筋水泥“妓女”的部分主体啊!我谈虎色变地欲言又止,欲止又言。
“哪能不污染呢”?!又有人回答。
沉默,只有车行的声音。当一股特别大特别白的浓烟突然近在咫尺地与我们的左窗边掠过后不久,我们早已把浮想中的湖头远远抛在后面了。
前面,就是初逢剑斗的“一马平川”!
到了!如同出发时要提着有关物品到办事主堂亲的老屋旧大厅焚香告其祖先一样,一下车我们又是大多各提些物品,直上闺女即将出阁的亲戚家的七层楼顶,点蜡烛而后由对方焚香告知其祖先。在七层的楼顶上,透过飘飞的毛毛小雨,看得见附近许多家庭的楼顶上都有奉祖先的地方,这和我们南安许多后来盖的新房把祖先牌位或神佛安置在楼顶是基本一样的。都是尊宗敬神培育孝子贤孙的一种当代努力的标志。
那未来我们堂亲家新娘的外祖母,在我们临别时还特地由其女儿等陪着上楼举行仪式。她双手展开在腰间系着的宽大布巾,捧着那圈着红纸或用红纸包的黑木炭、小芋头、十八颗早米晚米、一双女皮鞋等种种物品,一边口中如歌如哭如诉地说着吉利和教导新娘的话儿,一边连续地把那些物品以一定的顺序送入我们将带回的红袋中,然后才才跟着我们下楼。这恐怕是中国古老送嫁礼节的传承,虽然在各地传承情况有些不同,其程度也参差不齐,但是隐约可以从中“穿越”千年而接收优秀的中华传统中那珍惜感情、重视家庭、爱护子孙万代的美好底蕴。实在使我接受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闽南民俗的洗礼。感恩!
的确,在那新娘的外祖母的如歌如哭如诉中,我们堂亲中靠她最近的我的心灵也在悄悄地感动着——听着她略含颤抖的哭腔,虽然我没有女儿也感受到些许嫁女难舍的衷肠;闻着她口中发出的悠长如歌的旋律,我仿佛触摸到无数长辈对下一辈婚姻大事的真情绵远;未必全清地领教着着她那对将嫁的外孙女的美好祝福和殷殷叮咛,我的心底里涌起了无数中国人都容易理解的对于和美家庭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七层高楼上的民俗一幕,连通着的是无数炎黄子孙努力要创建和保护的美好生活的理想。我们祝愿大家好事连连喜地欢天!
我没想到——我此行在安溪剑斗无意中首先品尝到的是这样一顿精神美餐;我也没想到——我到迎客主人的楼下,品尝到久违的物质珍馐。都说“南安人讲吃”,我也就“南安人”一下吧:
好多亲友和读者都知道我是基本吃素的人,也知道我是肚量不大饭量大之辈。昨天我算是与美食重逢了。当盛在干净的一大金属盆的由猪大骨汤、瘦肉、木耳、青葱等煮成的热腾腾的点心出现在桌子上让我们自己动手品尝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当仁不让地先后吃了两碗!我不敢说自己是“猛张飞”,但是读者诸君大抵因此可不用担心我“尚能饭否”吧!
事情还没有完,好事接二连三。午宴中,捧来了一盆我本来就特别重视的卤面条,这虽是被公认为“粗饱料”的没啥稀奇,但“平民意识”浓厚的我珍惜得很!看着捧盘者捧得高高如“富士山”、满盆满得流淌些许到地上的卤面条,我还是有些急切地地发出疑问,没想到捧盘者用闽南话热情扬声答道“(漏)老了、(漏)了老了”,我于是敏感到这大概利用闽南话的谐音,蕴涵着祝福即将成婚的一对新人“白头偕老”的意味。于是随缘喜庆,开怀大吃。
更没想到的是,这一盆卤面条真是不同凡响,吃起来特别口感良好特有嚼头,一点儿也没有粘乎乎的“拖泥带水”,而是:“赤条条”般的清爽可口。尤其是,那特别的芳香扑鼻,令我这个贪吃“粗饱”料的饕餮之徒胃口大开,在狼吞虎咽两小碗中啧啧称赞。这与后来我小心翼翼诚惶诚恐般初次品尝了一点鹿筋一起,算是“处女”之行在剑斗之地挑出了美食新篇。赞!
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