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90K.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 3 - 附件3 黄龙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及水文气象 1.1.1 地理位置 黄龙县位于延安市东南缘,北靠宜川,西临洛川,东连韩城,南以魏长城为界,同白水、澄城、合阳等县接壤。县城距省会西安223公里,距延安市246公里,南北长约70公里,土地面积约2752平方公里。县城形似芭蕉扇,地势由黄龙山脉主脊向东西两侧倾斜,北部缓坡,山顶浑圆;南缘陡峻,岩石裸露;西部黄土梁原,地形破碎;中部凸起,山峦叠嶂。海拔最高1783米,最低642.9米,县城海拔1100米。 地质基础为中生代砂岩、砂页岩组成,其上为第四纪的风成黄土沉积物。由于外应力作用和长期剥蚀面形成土石山区地貌,黄龙县主峰大岭呈西北—东南走向,横亘于本县中部,与家子梁、佛爷岭、武帝庙、端盘梁、大关山、西寺山等山梁连结,构成了黄龙掌状地貌骨架。北部坡缓,山顶浑圆,南缘陡峻,岩石裸露,西部黄土梁塬的地形破碎。中部凸起,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呈“V”形。山势大致呈西南倾斜的总轮廓。依自然地貌类型把全县分为三大部分:西南部黄土残塬区、东南部石质中低山区、北部土质中低山区。 1.1.2 河流分布情况 (1)黄龙境内以黄龙山主梁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屋架式地形。主要有段盘梁、中字梁、大关山、佛爷岭、武帝庙梁、西寺山等山岭梁峁。境内河流以黄龙山主梁——大岭为发源地,东西分流,呈放射状注入黄河和北洛河。注入黄河的有仕望河、猴儿川、涺水河,石堡川河、仙姑河等注入北洛河。 (2)仕望河:发源于黄龙山北麓,流域内包含的行政区域有瓦子街镇、圪台乡的大部分,崾崄乡一少部分,流域面积2354平方公里,境内主河道长39公里(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实际丈量得出),河道比降1.65%(万分之一地形图上查等高线推出)。在此河段上主要支流有小南川、小南沟、蔡家川支流在瓦子街川道汇合东去,然后经宜川再东入黄河,境内年平均径流量为4910.41万立方米。 (3)猴儿川:发源于圪台乡柳沟,直接流入黄河。河流主河道长度19.7公里(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实际丈量得出),河道比降2.6%(万分之一地形图上查等高线推出),境内年平均径流量为682.61万立方米。 (4)涺水河:发源于大岭、望河楼沿线的东南方向,流域内包含的行政区域有白马滩镇、柏峪社区。流域面积1080平方公里,境内主河道长32.5公里(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实际丈量得出),河道比降2.0%(万分之一地形图上查等高线推出)。在此流域内主要有4条大川道,即庙后川、北川、青华川、柏峪川。境内年平均径流量3869.25万立方米。 (5)洛河水系:发源于大岭沿线西南部,境内主要河流有石堡河、上川河、黑水滩河、李家河等。包括的行政区域有石堡镇、红石崖社区、范家卓子社区、界头庙镇、三岔乡和崾崄乡的大部分。河流主河道(石堡河)长度43.4公里(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实际丈量得出),境内年平均径流量5492.75万立方米。 (6)全县有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条,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8条,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65条,1—10平方公里的河流365条,1平方公里以上的流域1028条。 1.1.3 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63.9毫米。降水实际变化比较大,同期降水分配很不均匀。最大年降水量为940.3毫米(2003年),最小为383.5毫米(1995年),差值为556.8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5倍。夏季降水量324.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3.8%;秋季降水量164.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7.2%;春季降水量99.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6.4%,冬季降水量只有14.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4%。年降水量的相对变化率为15%,7月份降水量相对变化率最小。 年内5-10月,均有暴雨出现,其中7、8两个月出现频率最高。1982年7月30日到8月2日,4天时间内连降两场大暴雨,其中8月2日12小时降雨高达106.00毫米,其强度大打突破历史记录,造成6个乡镇受灾,损失惨重。另外,1988年8月14日,我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和洪灾,12小时降雨量达66.3毫米,而暴雨中心的白马滩镇12小时降雨量达137.8毫米,使大岭附近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沿河两岸大片农田被淹,畜牧家禽被冲,房屋倒塌,路毁桥断,河堤冲垮,交通通讯中断,给全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暴雨主要变化特点是:季节提前,强度增大,次数增多,灾情增重。暴雨多少的年份交替出现,实际变化比较明显。 1.2 社会经济情况 1.2.1 行政区划情况 黄龙县辖5镇2乡3个社区,47个村民委员会,269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02万人。 1.2.2 社会经济情况 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963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