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力衰竭中文.ppt
(3)、适应症: a、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快速房颤及房扑 d、心脏扩大者手术或分娩时预防用药 (4)、禁忌症: a、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房扑 b、AVB c、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d、低血钾 e、AMI 三天内 (5)、用法 地高辛:半衰期1.5天,每日排泄量1/3,6~8天达稳定血药浓度0.75mg,口服90%吸收,从肾脏排泄 , 用法:0.25mg 1/日,维持量给药法 注意个体化、肾功不全者,心脏极大者,肺心病易中毒,剂量宜偏小。 西地兰:iv 5~10分钟起作用,1~2小时达高峰 用法:0.4mg+10%G.S 20ml iv慢,相当于0.75mg的地高辛,效不佳2小时后可再推0.2mg,饱和量0.6~0.8mg 毒K:0.25mg iv 饱和量0.25~0.375mg (6)、疗效判断: a、心率↓:是最敏感指标,但肺心病者缺氧,感染也可致心率↑,不能作为有效指标 b、呼吸困难改善 c、尿量增加 d、肝大缩小 (7)、毒性反应 a、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b、神经系统:色视、黄视、洋地黄叶片多见,口服地高辛少见 c、心脏 ①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多发性、多源性室早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房颤节律未恢复窦性,而出现规则节律室上速伴传导阻滞 ②心衰加重:局灶性心肌变性坏死 心电图鱼钩样改变只能说明洋地黄作用,并不表示中毒 判断困难时,可试用0.2mg西地兰,病情恶化按中毒处理,好转则说明量不够。 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有效治疗量1.0~2.0ng/ml。 (8)、洋地黄毒性反应的治疗 a、停用洋地黄及排钾利尿剂 b、补钾:低钾,快速心律失常而无传导阻滞者,给予0.3%浓度的KCL静滴 c、心律失常用苯妥因钠150~250mg+注射用水20ml iv d、利多卡因50~100mg+10%G.S 10~20ml iv ,必要时重复,总量200mg,继之以1~4mg/min VD ,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e、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异丙肾,禁用钾盐 f、禁用电除颤,易引起室颤 g、地高辛抗体 2、β受体兴奋剂 (1)、多巴胺:兴奋多巴胺受体及β1受体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肾脏、肠系膜血管,扩张冠状动脉,心率增快。 用法:5~10μg/min. kg 20~40mg +250ml VD 1/日 (2)、多巴酚丁胺 兴奋β1受体,对β2受体作用弱 用法同上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升高,蛋白激酶活性增强,Ca内流增加。 氨力农:0.75mg/kg稀释后静注,继以5-10μg/min. kg VD 米力农:0.75mg/kg稀释后静注,继以0.5μg/min. kg VD 近20年,随着对心衰机理的深入研究,CHF的治疗方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9年Katz将近40年的心衰治疗分以下5个阶段: (一)1948~1968年:洋地黄和利尿剂,认为CHF的主要改变在心肾。 (二)1968~1978年:血管扩张剂,认识到CHF时交感神经、RAAS↑加重心脏前、后负荷。常用药:α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小动脉扩张剂、钙拮抗剂等。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心衰试验(V-HEFT)结果:肼苯达嗪+消心痛→CHF患者两年病死率由34%↓26%。 (三)1978~1988年:非洋地黄类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时代。 a、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兴奋心脏β1受体 b、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Amrinone)、米力农,长期应用已被否定,仅限于对难治性心衰。 c、钙致敏剂(Calcium Sensitiving Agents):不增加Ca内流,仅使心肌对Ca敏感性↑。Sulmazol 和Pimobendan正研究中。 (四)1988~今:维护心脏阶段,以往认为CHF的治疗是不可逆的,现在认为合理的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维护衰竭心脏有以下三类药物 1、ACE-I: 防止remodeling、提高存活率 作用机制: 抑制RAS系统,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抑制缓激肽降解,前列腺素生成增多,抗组织增生作用 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小血管重塑。 2、β受体阻滞剂 正常心脏存在β1β2受体,在心室不同部位约80%:20% DCM病人β1:β2为60~65%:35~40%,即表现为β1受体密度↓down regulation,治疗的目的在于Up regulation 仅在DCM和AMI后心衰被证实对β阻滞剂有效,常规治疗欠佳可试用。Held研究AMI并轻度心衰,与对照组比较,猝死率↓43~47%,但对AMI并中、重度心衰β阻滞剂仍禁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