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主要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及周年变动-海洋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VIP

莱州湾主要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及周年变动-海洋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 2 -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备注 唐衍力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主席 单宝田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委员 金显仕 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委员 赵宪勇 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委员 王俊 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委员 林群 黄海水产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秘书 答辩地点 黄海所 1 号楼 3 楼 答辩日期 2014-05-27 - 3 - 莱州湾主要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及周年变动 摘 要 利用 2011 年 5 月-2012 年 4 月(除冰期 12 月和翌年 1-2 月外)在渤海莱州 湾逐月由底至表垂直拖网(网孔目 160 μm)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开展小拟哲水 蚤、背针胸刺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丰度分布周年季节变动研究,并应 用 PRIMER6.0 软件中的 BIOENV 程序分析生物与环境间关系。此外,还对小拟 哲水蚤发育期组成、数量分布和体长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其种群结 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 1. 四种桡足类中,小拟哲水蚤和中华哲水蚤全年都有出现,背针胸刺水蚤和 腹针胸刺水蚤为季节性出现,前者仅在 6-11 月出现,后者除 8-10 月外均有出现。 四种桡足类季节数量变化均呈单峰型。小拟哲水蚤和背针胸刺水蚤在夏、秋季数 量较高,高峰值分别出现在 8 月和 9 月;腹针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数量高峰 都出现在 5 月。 2. 四种桡足类丰度的水平分布不同。小拟哲水蚤以湾中部偏东侧丰度较集中, 其次为湾口站位,湾顶站位常为相对低值区。背针胸刺水蚤集中分布于湾西南部, 湾口及湾东部海区分布少。腹针胸刺水蚤数量分布集中于湾口东部,呈现从湾口 向湾顶递减趋势。中华哲水蚤除 11 月密集中心位于湾西部外,其他月均集中于东 部湾口。 3. 四种桡足类丰度与环境因子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小拟哲水蚤丰度的月变化 主要受水温影响、特别是 1 月前的水温;水平分布则与盐度、水深关系密切。背 针胸刺水蚤丰度月变化与 1 月前和 2 月前的表层水温度密切相关;影响其水平分 布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水深、当月表层盐度和表层水温、2 月前表层盐度。腹针胸刺 水蚤和中华哲水蚤丰度月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都不显著,两者的水平分布与水 深、同期及 1 月前和 2 月前表层盐度相关性最大。 4. 小拟哲水蚤种群结构特征为,各发育期个体数量组成存在月变化,4-6 月成 体比例较高,均超过 50%;7-11 月和翌年 3 月,成体比例逐月降低,桡足幼体占 I 优势,以 CIII-CV 期居多。小拟哲水蚤个体体长随表层水温度的升高呈减小趋势, CIII、CIV 期和雄体体长 8 月最小,此后逐月增大;其他发育期个体的体长 7 月最 小。 5. 小拟哲水蚤各期丰度与当月和 1 月前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 2 月前表层 盐度和溶解氧相关性也较密切。个体体长表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其中桡 足幼体和成体体长分别与当月和 1 月前的表层水温呈极显著负相关性,而 CI-CIV 期个体体长与 2 月前表层水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小拟哲水蚤体长与当 月和 2 月前酸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桡足类,周年变动,水平分布,种群结构,莱州湾,渤海 II Annual abundance varia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dominant copepods in the Laizhou Bay, China Abstract Annual abundance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four dominant copepod species Paracalanus parvus, 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 Centropages abdominalis and Calanus sinicus,in the Laizhou Bay of the Bohai Sea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year-round zooplankton samples 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2. Zooplankton individuals were collected vertically from 2 m above bottom to the surface water by conic net with mesh size 160 μm.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copepods were depicted in the bay as well as the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