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锡槽缺陷手册(下册) (根据Pilkington资料汇编) 出口挡帘划痕/擦伤(150) 出口挡帘划痕/擦伤(150) 玻璃体内缺陷--锡石 (210) 外观特征: 这种缺陷看上去向是玻璃体内的夹杂物。 这种缺陷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它的特征结晶形状来鉴别。但如果缺陷很厚大浓密,则必须把样品磨薄。 产生原因: 锡石夹杂物是由于被锡污染的碎玻璃被从新投入到窑内。 纠正措施: 确保所有被污染的碎玻璃不被再次进入窑内。 这一般都发生在投产时,那时玻璃带被严重污染。对一些单个粘锡或锡灰的废品玻璃,没有必要弃用其碎玻璃。但如果爆发严重的或长时间的粘锡和锡灰,则可能需要彻底报废和弃用这部分碎玻璃。 玻璃体内缺陷--锡石 (210) 玻璃体内缺陷--锡石 (210) 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 外观特征: 这种缺陷表现为很小的气泡,靠近下表面。通常都在位于板带中部的一条线或带上,在极端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整个宽度上。 这种气泡也可以在若干个分离的线上出现。 这种气泡的直径在0.05-0.5mm之间,有可能在质检棚内看到。 产生原因: 这种气泡是由于唇砖耐火材料受到玻璃液的长期的持续的磨损和侵蚀所致。 气泡也可能是唇砖的缺陷和开裂所致。 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 纠正措施: 降低流道温度应当能减少因唇砖耐材侵蚀所产生的气泡的数量,并有助于把缺陷限制在背湿流所产生的边部上。 降低流道温度也应当有助于减少因唇砖开裂所产生的气泡,但要彻底解决这种缺陷,则必须更换唇砖组件。 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 下表面气泡--唇砖泡(311) 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 外观特征: 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开口泡,位于板带中心线附近的一条线或带上。 气泡的直径一般都为0.5mm左右,并且气泡的直径与深度之比约在3:1-4:1之间。 这种气泡一般都能在检查棚内看到。 产生原因: 如果背湿区域的温度太低,或没有正确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则就可能产生滞留,滞留导致这种下表面开口小气泡的形成。 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 纠正措施: 确保正确发挥背湿区域的功能,也即正确设定背湿砖的回流距离和唇砖至锡液面的高度。 确保背湿区域的良好密封,并提高流道温度。 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 下表面气泡--背湿砖泡(312) 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 外观特征: 这种缺陷表现为分布于板带下部1/3厚度内的小气泡,包括开口泡。 这些气泡通常都伴随着板带的某一条边,但也可能扩展到横宽的一半。 气泡的直径一般为0.5mm左右,通常都能在检查棚内看到。 产生原因: 一般都是由于背湿流相同故障所致。这可能是由于背湿砖断裂,或放置的位置不正确,也可能是有砖块砖条堵在背湿区域。 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 纠正措施: 确保背湿区域没有被堵,而且背湿回流的距离和唇砖至锡液面的高度等尺寸正确。 可以通过监测板带边部的成形来监控背湿区域的操作是否正确有效,并能容易第探测到背湿流是否有堵。 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 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 下表面气泡-背湿区泡(313) 下表面气泡-折叠泡(314) 外观特征: 这种缺陷表现为下表面的小气泡,通常都是开口的。 这种气泡都呈现为横向的抛物线形状,而且与板带相一致的不断重复出现。 气泡带的宽度常常都在板带中心线附近约1米宽左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横跨整个板宽。 有时候折叠会很严重,严重到可以在横断面照片上看到。 气泡直径可能大到5mm,能在检查棚内看到。 产生原因: 玻璃液从唇砖上象水幕一样流下到锡液面上,如果这个玻璃水幕太薄温度太高,有可能不是笔直的流下,而呈折叠。 下表面气泡-折叠泡(314) 纠正措施: 确保从唇砖到锡液面的高度设定正确。必要的话,可以降低一些这个高度,特别是在低拉引量时。 降低一些流道温度。 下表面气泡-折叠泡(314) (抱歉:缺这种缺陷的历史照片,待以后有了时再补充) 下表面气泡-污染物泡(315) 外观特征: 这种气泡表现为下表面开口小气泡,呈一条线或一条带出现,也可以出现在整个板宽上。 全部气泡都是开口的。气泡直径/深度之比可以在3:1(热端)至20:1(冷端)之间变化。 气泡直径一般都在0.5mm左右,能在检查棚内看到。 产生原因: 这种气泡的是由于锡与滞留在砖缝里的氧化物反应所致。当然类似的气泡也可能是锡与钢底壳或螺柱反应所致。 下表面气泡-污染物泡(315) 纠正措施: 确保锡槽在任何时候都达到尽可能的干净,并确保合适的底壳冷却。 如果这种气泡长时间不消失,则可以升高一些底壳的温度,让锡更多地进入砖缝,加快与氧化物的反应速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正常的底壳温度时就可以把砖缝里剩余的氧化物冻结住。 锡侵蚀底壳所产生的气泡可以通过增加底壳的冷却风来控制,增加冷却风可以使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吸收合并协议.doc VIP
- 板框压滤机操作规程.doc VIP
- 义务教育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9课 数据传输有新意 教案(表格式).pdf VIP
- 爬山虎的脚PPT课件.pptx
-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pdf VIP
- 北京工业大学822信号与系统2022年真题及答案.pdf VIP
- 全国黄金交易从业水平考试《黄金市场基础知识与交易实务》复习全书【核心讲义+章节练习】.docx VIP
- 电饭煲UL认证零部件检验要求.pdf VIP
- 浙江省桐乡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GB30871危险化学品企业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