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VIP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U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大核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大总特征: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大领域:文学、音乐、美术; 四大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以后 22.文学的繁荣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文学类型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兴起时间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30年代以后至20世纪早期 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成为文学的主流 时代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资本主义确立,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迷茫、痛苦且找不到出路,精神危机; 创作风格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社会现实秩序表现出不满 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代表作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英 雪莱 西风颂 普罗米修斯,拜伦 唐璜;德 海涅 一个冬天的童话 法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罗曼罗兰 约翰 克里斯多夫;英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 苹果车;美 马克吐温;俄 普希金 列夫托尔斯泰;丹麦 安徒生;挪威 易卜生 玩偶之家 美 海明威 老人与海;爱尔兰 贝克特 等待戈多; 24 音乐与影视艺术 音乐流派 特征(了解) 音乐人及代表作 烂漫主义音乐19世纪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幻想性,民族性多样性 时代性。突出个人感受 德意志 贝多芬《第3交响曲》《第5交响曲》《第9交响曲》等 奥地利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王” 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 法国:比才《卡门》 俄国: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交响曲 圆舞曲 歌剧 芭蕾舞剧)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信息技术的推动。 主流音乐:二战前 爵士乐;二战后 摇滚乐;70年代后,风格更多 1895电影诞生;1925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一览表: 美术流派 时代背景(文科) 画家及代表作 艺术价值(帮助理解) 特征(了解) 新古典主义美术 法国处于大革命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的追求中诞生 法国: 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泉》 表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再现这一时期历史画面。 突出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浪漫主义美术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反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 表现人的感情,运用色彩和笔法强调画面的完整和统一。 现实主义 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社会矛盾复杂尖锐 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反映了俄人民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印象画派 早期 19世纪60年代起社会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印象画派因此画而得名。 强调光和色之下万物的“瞬间印象”。画面明亮; 后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了新的发展。 荷兰:梵高《向日葵》 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让人联想起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 主张个性抒发,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其风格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美术。 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 现代主义美术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快节奏的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的视野。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格尔尼卡》,控诉西班牙内战时,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反传统、反理性,重视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多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