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解析样习题
材料分析样题
1、请阅读下列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昔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窕待郎贰(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阅后请回答:?
① 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②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如何称谓?
?③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④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2、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问:
①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此种情况出现于何时?出现于何地?
②施家夫妇缫丝织绸的目的是什么?
③后来的施家夫妇相当于什么?所雇的人相当于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④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3.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①?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在何时何地签订的?
?②上述内容有何法律作用?
?③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④此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国家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请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简述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4分)
⑵ “市舶”是指什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3)宋朝管理“市舶”的机构是什么?“市舶”在南宋财政收入上占据什么地位?(2分)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元世祖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结果?(4
分)
5.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清政府奉行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3分)
?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3分)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1分)
6.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图
材料二 《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