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作业二
题 目:伞式多用飞行器的设计与运用
学 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专 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姓 名:王夫瑞
学 号:2012302690010
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痛苦的经历:堵车,想必每个人也都被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有时更折磨人的是好不容易道路交通终于正常了,恰恰等到自己走到下一个路口时,悲催的发现,红灯亮了,于是等待,等待,短短的几十秒却在等待中变得那么漫长,然后接着,堵车,红灯,堵车…在车内听着广播里专家们似乎千年如一日的叙述着温室效应,号召着大家如何绿色出行,而自己真正担心却是今日上班又该迟到了,这个月的奖金恐怕又要被扣除了,然后心里暗暗后悔,不断埋怨着自己,埋怨为什么不早起那么几分钟,为什么昨晚没把闹钟早定那么几分钟呢…有时或许会幻想,如果要是能飞那该多好啊?
还有那些没有开车而采取步行的人,确实是以实际行动贯彻了绿色出行的号召,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通拥挤的困惑,可是,当严寒中吹着刺骨的寒风时,下雨时撑着手中的雨伞却仍然无法避免雨水打湿衣服的狼狈情形时,当夏天打着太阳伞在娇热的阳光下排队等绿灯时…你是不是也在心里想着,如果能飞的话该多好啊?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设想着让现有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变为多栖的,能飞能潜,还能跑。可是,先不纠结于研制时所面临的困难有多大,就算研制出来时他还是会占有相当的体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相应的交通问题,当然实用性和方便性也有待考究。难道就没有简单点的方法或是工具么?
现在,我们把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如今酷暑炎热的天气下,出门时几乎每个人手里都会撑着一把伞,伞以其自身特有的方便快捷实用的特点,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况且我国自古就有一句俗语:饱带干粮,晴带伞。更何况伞的体积也不是很大,更方便于随身携,那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路寄托在这小小的雨伞上呢?让它晴天时为我们遮阳光,下雨时为我们遮风雨,遇到道路交通拥挤时满足我们小小的心愿—飞行呢?其实,这一切看上去又或许不是真的不可能。
我们普通见到的伞的形状大概如下图所示:
5接交线4接交点
5接交线
4接交点
伞面1
伞面2
3伞把
6顶端
如图,1,2分别是伞的两个折面,3是伞的把手,4为伞的主体支架与把手的接交处,5是1,2两个折面的接交线。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想让雨伞通过一定的改造之后能够像简易的飞行器一样达到飞行的目的,对于它的起飞动力来源,我们是否可以参考直升飞机呢?直升机通过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那我们能不能在伞面上进行改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再次组装形成类似于常见的直升机顶端的那个大大的螺旋桨呢?
如上图,我们能够发现,伞面1与伞面二有个交线,那是否能够让它们分离然后让伞面1形成能够在一定的动力系统下高速旋转的类似于直升机的螺旋桨能够产生升力的叶面呢?通过科技的发展,这一点不会成为太大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内置在主架支撑杆之中的操作系统经过一定的操作使得伞面1与伞面2得到分离,伞面运用特殊的材料制作而成,当伞面分离的同时伞面1与伞面2之间的支杆进行延伸,伞面1与伞面2原本相连的支撑细骨架也得到分离,伞面2上层再次出现另一遮挡面(避风雨)。当伞面1与伞面2分离成功之后,伞面1达到整个伞的最顶端,此时伞面1的支撑架再次扩伸,使其形成平面,初步具有能够旋转的形状。伞面1与主体支撑杆之间通过轮轴链接转动。
接着,伞面1是作为近似于直升飞机上螺旋桨的作用而言的,那他必须要进行旋转,直升机中运用电机带动螺旋桨的转动,于是我们必须要对伞面1进行安装动力系统进行带动它的转动。我们可以在伞面1与分离后的伞面2之间的支杆部分安装小的电机(这里鉴于伞的实用性必须要求所有材料都要满足小而轻的特点,现在或许无法实现,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可以找到这些材料,下文对材料的特殊性不再具体说明),然后让其带动伞面1的旋转,使其整个伞可以产生向上的浮力。
但是,单靠伞面一的转动是无法使伞前进的,结合直升机的尾部的小螺旋桨,我们能否再进行一些创造呢?
仔细观察伞的形状,这时可以打通伞的顶端6处,通过使伞面1运转的电动机,使空气经过6处进入被压缩,然后经过空心的主体支撑管,气体经过伞手把3处高速度排出,提供一个向前的动力(类似于喷气式飞机)。
人搭载伞上不能一直握着伞把吊在空中前进。为了人搭载时的舒适效果,我们的伞把必须要做一些改进。伞面展开后,我们通过控制,使得伞把由原来的圆柱形,对称裂开,形成脚踏,这样人在行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改变主体支架的长度,然后手握支杆,脚踩脚踏随伞前行。
但是如果伞面突发状况无法很好地保持安全降落,或者无法更有效地控制器飞高度,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