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中国地质博物馆.DOC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中国地质博物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 (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博物馆 刘世风 作者简介:中国地质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 作者简介:中国地质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 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展览形成过程的原创性展览概念,并结合具体案列,分别对历史文化综合与自然科学两大类型博物馆的原创性展览加以剖析,通过分析两类博物馆的展览形成过程与展览特征,明确以实现展览目标基于藏品为核心,是原创性展览的本质特征,为读者呈现了原创性展览的多元表达,阐释了不同博物馆语境下原创性展览的内涵。 关键词:原创性展览,藏品,展览形成过程 文化的参与赋予了人,客观物及事件以意义,事物“自身”几乎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事物,既可以是一块石头,又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塑,这取决于它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取决于哲学家们称之为不同的“语言游戏”(即有关界碑的语言,有关雕塑的语言,等等)的东西。正是通过我们对事物的使用,通过我们就它们所说、所想和所感受的,即通过我们表征它们的方法,我们才给予它们一个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凭我们带给它们的解释框架给各种人、物及事以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给予事物意义是凭借我们表征它们的方法:我们所用的有关它们的语词,所讲的有关它们的故事,所制造的有关它们的形象,所产生的与它们相关的情绪,对它们分类并使之概念化的方法,加于它们之上的各种价值。 在现代博物馆语境中通过展示物品和制品来生产意义。在这里,所展览的要素通常是各种“物件”,而非“词或形象”,所包含的意指实践是在一个物理空间中安排和展出的,而不是在图片杂志或刊物的页面上编排的。展览是一个“系统”或“表征实践”,所以也“像语言一样”运作。这里,每个选择——展示这个而非那个,展示这个与那个的关系,用这个来谈论那个——都是对如何表征“目标意义”的一种选择;每一选择都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产生了什么意义,二是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参阅:[ 参阅:[英]斯图尔特·霍尔著. 徐亮,陆兴华译.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3~165. 物品的意义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所使用的分类体系,以文化的方式被建构的,并发生着从一种历史语境到另一种的变化,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通过每一个展览建构其语境下的意义。 一、概念的探讨 什么是博物馆的展览?展览是空间讯息传达的表现,是立体的多元视觉表现,这个空间里每个部分都可以是讯息的载体。不仅仅是文字、图形(平面设计)、物件,还有这空间里的所有形式(呈现方法:材料、色彩和灯光)也都共同担负传达讯息的任务。 博物馆的展览是有明确目的(目标,why),将博物馆所收藏的物件(what)、及其研究资料,经过规划与设计,而作为有系统(故事脉络)的呈现,且期望能达到符合观众之需求(who)(沟通function)。?其目的在于传达与沟通其赋予的概念、价值与知识 Kathleen McLean著, Kathleen McLean著,徐纯译,如何为民众规划博物馆的展览[M], 屏东: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出版,2001年版p.55-65. 怎样实现博物馆展览? 博物馆展览形成的过程,是以展览设计方案为依据的,一个展览设计方案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根据收集整理的学术研究和藏品资料撰写展览学术大纲;将学术大纲转化为展览内容文本;根据展览内容文本进行展览内容的形式设计。在这三个阶段中展览内容文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学术大纲进行二度创作和改变,同时也为形式设计提供了创作依据。展览内容文本的任务包括主题的提炼、内容逻辑结构安排、展示内容的演绎、展品组合策划、辅助展品设计依据撰写、展览传播信息层次安排等。 宋向光认为应将展览视为一个系统,它是包含了创意、知识、实物、展具、位置、形态、环境、设计、活动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是组织者、设计者、制作者和利用者交流、碰撞、互动的空间,“是实践博物馆与博物馆观众共同希望实现的社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参阅,宋向光,历史博物馆陈列主题的内涵与解读,《中国博物馆》,2006年第2期,P62-70.。策划,是一个展览的灵魂,创造性设想、构想与创意是策划的前提和基础。 参阅,宋向光,历史博物馆陈列主题的内涵与解读,《中国博物馆》,2006年第2期,P62-70. 基于以上展览形成过程的讨论,对原创性展览的探讨也是基于为了传达与沟通概念、价值与知识的目的,博物馆人在明确目的(目标,why)下,将博物馆所收藏的物件(what)、及其研究资料,经过规划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