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基因改造食品的爭議-大豆(黃豆) 1.大豆的重要性 (1)富含蛋白質、油脂及許多必需維生素, 營養豐富,是重要的食材及原料。 (2)大豆製品:豆腐、豆漿和沙拉油。 2.基因改造大豆 (1)為了減少農藥使用,科學家轉殖耐除草 劑基因、抗蟲基因等進入大豆植株內。 (2)基因改造大豆是全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 基因改造作物。 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 1.轉入外來基因時,也可能將「過敏原」轉 移到原被認為是安全的食品內。 2.實例:1996年美國的研究人員證實某公司 將巴西核果之基因轉殖到大豆內,可增加 大豆蛋白質的含量,以供飼料之需。 3.轉移巴西核果基因時也把過敏原基因轉移 至大豆中。此基因改造大豆僅能用於飼料 ,但若有人誤食,則此過敏原會與某些人 體內的抗體反應,可能產生致命的後果。 基因改造食品的使用現況 1.基因改造食品:利用基因改造生物所生產 及製造的食品。 2.以重組DNA技術來改良生物特性 (1)農作物方面:改善農作物的生長速度、 提高營養價值、能抗蟲和能抗病等。 (2)微生物方面:提高發酵能力、增進營養 價值和生產食品用酵素。 基因改造食品的使用現況 (續) 3.目前全球種植基因改造作物 (1)最大種植面積為大豆,約占77%。 (2)其次為玉米、棉花及油菜。 4.2009年美國所生產的大豆有九成以上已為 基因改造大豆,而基改玉米占七成以上。 5.據農委會之統計,2009年我國進口之基因 改造產品,有九成以上來自「美國」。 基因改造食品在市面上呈現的方式 1.原料型態的食品:食品本身就是基因改造 生物,如:耐除草劑的基因改造大豆。 2.初級加工型態的食品:如簡單加工磨成的 豆漿。這種初級加工的食品裡還有DNA, 可以輕易檢測出是否含有基因改造食品。 3.高度加工型態的食品:如以基因改造大豆 為原料,經過複雜程序精製純化的大豆油 ,往往已經不含DNA,很難檢驗出是否含 有基因改造食品。 市面上的基因改造食品 1.2014年8月前通過我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 查驗登記許可者,有黃豆、玉米與棉花 ,都是國外所開發的品種。 2.市面上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包括黃豆及其 衍生產品、玉米及其衍生產品、棉花製成 之棉籽油及油菜製成之芥花油等。 基改微生物的使用現況 1.許多基因改造微生物做為發酵用的菌種, 以生產酒類和麵包等產品。 2.低溫敏感麵包酵母是經基因改造的酵母菌 (1)在低溫時停止發酵作用,避免因產生二 氧化碳而衍生包裝的問題(膨包)。 (2)可應用於冷藏麵團的製造,消費者將麵 團回溫後即可使酵母菌進行發酵作用。 基改微生物的使用現況 (續) 3.使用基因改造微生物衍生之產物生產食品 。例如:凝乳酶 (1)乳酪生產的增長使凝乳酶供應不足。 (2)將小牛凝乳酶基因轉殖到微生物內, 大量生產凝乳酶,在1988年成為美國 藥物食品管理局核准的第一個用於食 品製造之基因工程產品。 (3)現今美國製造的乳酪,大多使用基因 改造微生物生產的凝乳酶(成本低)。 基因改造食品標示- 2015年7月起擴大實施 1.基因改造食品標示管理實施範圍,除了現行包裝 食品外,再增加食品添加物及散裝食品等。 2.以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為原料,該原料占最終產 品總重量3%以上之食品,使用基因改造黃豆或玉 米所製造之醬油、沙拉油、玉米油、玉米糖漿、 玉米澱粉等,應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 3.非基因改造大豆製成之產品,雖然法規未規範須 標註,但廠商多會特別註明,以示區隔 。 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評估 1.直接食用基因改造作物的爭議性: 利用重組DNA技術改造的作物,其細胞DNA 可能來自微生物、動物或植物。 2.世界衛生組織的意見: (1)目前在國際市場上販售的基改食品都已經 通過「風險評估」。 (2)雖由不同國家所做風險評估,但其原則相 似,均包括影響環境及人體健康兩部分。 3.目前上市的基改食品已評估對人體健康均無 影響,但當新的科學資訊顯示原有的評估結 論有爭議時,仍應重新進行安全評估。 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評估 (續) 4.「實質等同」:新的食品與傳統的食品在成分(如過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