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缅怀邵逸夫,缅怀一个有公共品格的人 达则兼济天下——邵逸夫 邵逸夫(Sir Run Run Shaw,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字逸夫,生于大清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 播有限公司主席,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 1977年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邵逸夫对华语影视圈的贡献享誉全球,被称为“华 语影视大亨”,邵逸夫家族缔造的邵氏电影(SB)主宰亚洲电影市场半个世纪,“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品牌更在东南亚街知巷闻,旗下影城物业是全亚洲最大的商业电视电影城,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邵氏家族也进军电视业,入股香港无线电视(TVB),四十多年来香港无线电视制作的节目蜚声国际。并于1971年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 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 ——邵逸夫 邵逸夫于1975年邵逸夫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大额捐赠予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或其他福利事业,总捐款额已超过32亿港元。在2008年,邵逸夫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掦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迄今邵逸夫累积向内地捐赠款物达25亿港元。 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 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 尽管邵逸夫先生今年已经107岁高龄,但是去世的消息还是令许多人感到震惊。短短的消息,自1月7日早晨被爆出以来,就开始占据着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甚至头条。而由于在大陆“逸夫楼”的影响巨大,许多网友纷纷发起“随手拍逸夫楼”活动,以纪念离世的邵逸夫先生。一网友在微博中说:一瞬间我所有的微博好友都在转邵逸夫。这证明……他们全都上过大学…… ? 的确,逸夫楼在中国大学中往往有着特殊的地位,而对于读过大学的人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情结。在高校基础设施落后的上世纪90年代,逸夫楼往往是一座学校里最现代化的建筑。而因为其往往是教学楼或者图书馆,学生又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即使到了2000年以后,高校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邵逸夫先生的捐赠仍未停止。2003年11月20日邵逸夫先生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出资建造的逸夫教学楼开工,在建成时是亚洲第一大教学楼。? 慈善之路 在1980年代,邵逸夫就已经捐出1.1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兴建逸夫书院,现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资助的建筑。医疗方面,在1977年成为香港红十字会会长,赞助该会的工作,在1984年为该会成立首个输血服务中心。邵逸夫1998年卸任会长之后,仍然担任该会的副赞助人。另外,邵逸夫亦曾于1977年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 1985年依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现时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包括50所大学。内地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中国科学院在1990年,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以示彰表。2005年,他更成为“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除了捐助大陆的医疗和教育外,邵逸夫亦曾于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而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及星马一带,邵逸夫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亦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88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在1994年,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磅,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发生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份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币,救助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