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70—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6卷第20期
杨红朝.“三权分置”下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制度供给[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0):370-373.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8.20.091
“三权分置”下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制度供给
杨红朝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农地“三权分置”与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三权分置”是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创新的制度基础,经营权的抵押融资有助于“三权分置”政策目标的实现。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功能的达成需要
农地“三权分置”法制化因应的支撑,这些措施主要有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久不变、承包土地经
营权登记制度的构建等方面。农地价值评估制度、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制度和多层级农地抵押融资风险分担制
度的构建也为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提供了配套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农地“三权分置”;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化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8)20-0370-04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表述如何转化为法律文本,正考验着法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指出,完善“三权分置”制度 律人的思维和智慧。从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视角,思
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农地“三权分置”是 考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重
承继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集体所有权“两权分离”家庭承 点分析“三权分置”制度。
[1]
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改革基础上的再次制度创新 。党的十
1 农地“三权分置”与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内在关联
九大报告把“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
度改革”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列,从三者逻 1.1 农地“三权分置”: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创新的制
辑关系来看,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完善是农地制度深化 度基础
改革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的实现途径。农地“三权分 农地“两权分离”的理论与实践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
置”的政策推进和法权诉求,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农业发展方 但同时产生了承包地块的细碎化和农民土地权利的贫困化现
[2]
式的转型和农民未来的走向问题。2013年 11月,党的十八 象 。在现行法的有效范围内,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
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性处分(如转让)受到法律规范的严格限制,其抵押融资权能
定》从政策上明确,赋予农民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014 被剥夺,农地财产权利市场化、资本化的通道被阻隔。随着农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农地权利“三权分置”语境下 村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城镇化的发展与土地流转的加速,土地
建构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在此之后,中共中央、国 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与实际经营主体分离的程度日益提升,农
务院和相关职能部门颁布了多个关于农地“三权分置”制度 地“三权分置”的思想得以萌芽与发展。
完善与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文件,主要是指2015 农地“三权分置”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
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 要组成部分。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农村产权
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 交易所时提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 值得好好研究,这是农地“三权分置”思想和政策表述的萌芽
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