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 秦——西汉、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西汉(前202-25年,都长安) (汉高祖) (汉景帝) (汉武帝) 唐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西汉 唐 北宋 元 明 清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1.(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2.(2008上海历史,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解析:前两句诗是说渔阳一带的叛乱发生,结束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靡无度的生活(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创作的)。因此反映的应是安史之乱。 3.(2008上海历史,A组7) 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4.(2008宁夏,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作业 学海导航:第3课;第4课没做的题目 1.(2008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3.(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 * * *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清)两对矛盾: 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2.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监察地方(刺史) 推恩令; 酎(zhou)金夺爵 郡国并行制 削藩 思考: 1.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2.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3.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王国问题? 中央:三省六部制 地方设节度使,权力膨胀 安史之乱(755-763)安禄山 史思明 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局面 2、宋太祖的集权措施 1、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 ①目的 ②措施 ③集权利弊 兵: 权: 钱: 原则:“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官、兵、费)后患 特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北宋:宋太祖的集权措施 ①相权:一分为三 ②州郡长官:受通判监督 文臣担任 点 点 1、秦:三公九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3、宋: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4、元:一省制 5、明:废丞相、设内阁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皇帝 殿阁 厂卫 五军都督府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全国 军队 明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内阁 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1、秦:三公九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3、宋: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4、元:一省制 5、明:废丞相、设内阁 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军机处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洪迁《北游录》 材料二:“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 —— 昭梿《啸亭杂录》 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皇帝 军机处 (雍正帝) 内阁 日常事务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处理重要的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ppt VIP
- C冷室压铸机说明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