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地权诉求与农地制度供给-经济学家.PDF

农民地权诉求与农地制度供给-经济学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CONOMST 经济学家 2017 ·3 ECONOMIST 农民地权诉求与农地制度供给 ————湖北沙洋县湖北沙洋县““按户连片按户连片””做法与启示做法与启示 □桂 华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4)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脱胎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地制度内含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初始目 标。实践中,农地制度的产权改革目标与土地利用目标并不完全统一,尤其是二轮土地承包之后的 政策调整偏向土地财产权保护一端,固化了土地细碎格局并影响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城镇化与农 业技术进步凸显前期政策的负面效应并带来农民地权新诉求,下一步农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回归 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的初始目标。沙洋县在坚持现有政策框架前提下所探索的“按户连片”做法,较 好地将财产权保护与农业经营改善目标统一起来,属于回应农民真实地权诉求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地权诉求;制度供给;按户连片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7)03—0090—07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主要解决土地集体所有与农户分散经营的矛 盾,并且总体沿着强化农户权利和压缩集体权利方向推进。受两方面原因影响,此改革思路持续获得重 ① 视。一是私有产权的激励效应被过度重视,二是农业生产状况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被忽视。在农户承 包经营权十分清晰且已经获得法律保障的今天,继续强化农户土地权利基本不能产生制度“红利”,相 反,锁定地块细碎格局与地权分散局面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 当前农业经营发生两方面重要变化。一是城镇化推进带来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出农业,农业之外就 业降低农民对于土地依赖程度并带来人地关系重要变化;二是农药、种子、机械化等农业技术方面变化 倒逼农业经营方式变革。以上变化致使当前农地制度的矛盾焦点,由之前保护农民自主经营权利转向 土地要素重新配置方面。未来农地制度改革应当突破之前“集体”与“农户”对立思路,真正保持集体权 利与农户权利的平衡关系。本文结合湖北沙洋县土地“按户连片”的确权做法,梳理反思我国近年来的 农地制度改革逻辑,并探讨下一步农地制度改革方向。 二、农地制度内涵及其演变逻辑 农地制度主要包括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利用两方面内涵。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建 立与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改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依此标准,可梳理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演变逻辑。 ①老田研究发现,理论界长期将“农民积极性——有效劳动投入增减”作为农业产出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并以此来解释将我国 1978—1984年的粮食增产,忽视化肥等资源投入因素的作用。参见老田.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重点转移”与“杜润生-林毅夫假设”.中 国乡村研究·第五辑[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0- ThreeRuralIssues 经济学家 三农问题 (一)我国农地制度双重内涵 (1)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主要解决不同主体之间土地权利分配问题。在集体所有制下,我 国农地制度首先要构建合理的产权制度,以解决集体公有的土地生产资料向不同农户配置问题。实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我国发展出“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农户”的农地两权分离制度。1986年通 过实施的《民法通则》首次将农户从集体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利纳入法律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此成为 独立民事权利。之后随着二轮土地承包实施,土地承包期限由一轮“十五年”变为二轮“三十年”,直至十 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最终由债权变为物权,并获得《物权法》保护。近年 来,随着既有地权格局与农业发展不适应日渐凸显,国家进一步提出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 置”的产权改革思路,着力应对人地分离趋势及其带来土地要素重新配置问题。 (2)农地利用制度。农地利用制度主要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以土地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较为有效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