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星河湿地芦苇生长量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王芳1,崔守斌2,潘华盛3,陈俊范3
双鸭山气象局,黑龙江 双鸭山155100;2.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龙江 宝清155600;3.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摘要:基于实际的气候、芦苇监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湿地芦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温度高,光照充足且时间长有利于芦苇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芦苇对降水的响应也是正相关的,降水多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生物量增加。
(论文发表在《黑龙江气象》2015年6月第32卷第2期)
1引言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要湿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40 km处。地理坐标为132°5′~132°26′E,46°40′~46°52′N。东西长30 km,南北宽10 km,土地面积20 000 km2,保护区的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两草一水七分苇”。自然植被以芦苇、小叶章、苔草为主,是三江平原地区保存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尤其是芦苇沼泽为三江平原唯一的大面积芦苇芦苇分布区,可占保护区面积的70%,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该湿地是三江平原四十余年开发后保留下来的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原始、典型、齐全的湿地,是典型的内陆低温高寒湿地生态系统。
这些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湿地环境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大多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水资源配置和围绕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湿地及湿地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对芦苇生态环境研究也较多;而气候变化对单一品种芦苇生长量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为此本文以气候变化对一个品种影响为例,研究表明气候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为今后的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七星河湿地5 a(2009-2013年)野外观测,具体做法是:在湿地里随机选取能代表湿地芦苇生长状况的5块样地,样地面积为1 m2,观测植株主要是芦苇、小叶章,由于地下部分(根重)收获很难,可选择地上部分(地面以上植物部分),收获,自然干燥,称重。
由于七星河湿地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温度、降水、日照等)年限较短(起始于2012年),气候变化对湿地芦苇生产力影响的分析需要较长的湿地气象观测资料,因此采用网格插值技术[1,2],利用全省8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气温、降水、日照)进行网格插值(50km×50km),选取七星河湿地所在网格的逐日气象(温度、降水、日照)代替七星河湿地的气候资料。特别是结合近5 a的气候变化特征,找出芦苇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气候变化对芦苇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气候变化影响分析
表 1 七星河湿地芦苇生物量(单位:g/㎡)
年份
样本一
样本二
样本三
样本四
样本五
2009
2250
2350
1850
2050
1900
2010
3048.9
3454
2143
2983
2857.4
2011
2918.7
2752.1
2093.8
2853
1986.7
2012
2556
2450
1950
2400
2350
2013
2612
2562
1884
2198
2355
从七星河湿地2009--2013年芦苇生长干物重表,可以看出(表1),2010年5个样方的芦苇干物重为近5年中长势最好的一年。结合七星河湿地气象站生长季(5—9月)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的观测数据(表2),芦苇对温度的响应最大。2010年6月宝清月平均温度23.9℃,高于常年4.4℃,为历史极值。温度高再加上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芦苇的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芦苇的光合作用能力不断增强,地上生物量急剧增加,6月份是芦苇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到7月下旬,芦苇地上生物量已经超过全年生物量最高值的80%;芦苇种群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下旬。从表2可以看出,近5a中2010年生长季的温度最高,光照最好,与之相对应的观测数据也显示2010年七星河湿地芦苇的生物量在近5a的观测中最高。
表2 七星河湿地芦苇生长期气温、日照、降水情况表
日照距平(h)
温度距平(℃)
降水量距平(㎜)
2009
-1.98
-0.2
-5.7
2010
2.02
1.5
-68.8
2011
-0.12
0.2
-71.3
2012
0.92
1.2
-38.2
2013
-33.8
1
44.2
2012年和2013年生长季内气温虽不及2010年,但都是正距平。但与2010年相比,生长季内日照时数明显不足,可见芦苇对光照的响应也很明显,日照时数时间长,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芦苇的干物质积累。2013年降水量大,雨水充沛所以芦苇长势比2012年稍好、稍高,但因为低温寡照所以和2012年相比长势就算正常。可见,芦苇对降水的响应也是正相关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