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丽江旅游资料文档
梦想,在路上 中国——云南——丽江 地理位置 丽江处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527公里。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玉龙雪山,虎跳峡……使丽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1997年12月4日,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丽江境内山河交错、峰奇谷秀,天造地设的山川胜景,让人应接不暇。全区旅游资源覆盖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有开发价值的景点有104处,其中最主要景区有“两山一江一城一湖”,即老君山、玉龙山、长江第一湾、丽江古城、泸沽湖。 景点与风情 整个的丽江市位于金沙江中游,有百余处风景点,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距赤道最近的现代冰川,13座雪峰一字排开,宛如利剑直插云霄。有著名的阳春白雪、绿雪冰川奇观。老君山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名,被历代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以杜鹃王国、丹霞地貌以及99个龙潭等景观闻名于世。“一城”即是著名的丽江古城。“一江”是以惊险雄奇的虎跳峡景观为代表的金沙江,有“长江第一湾”等景点。“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 “一风情”即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其婚姻家庭仍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主要节日 丽江孕育了丰富多彩、神奇灿烂的民族文化。有众多的特有节日,如纳西族的正月十五棒棒节、三朵节,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普米族的吾昔节,摩梭人的转山节和他留人的粑粑节等,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神话传说等等方面都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多姿多彩的风格。被誉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位置图片 文化 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便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这样的一种文化特性影响到今天丽江纳西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服装, 纳西族男子早在本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抛弃了汗衫,到膝短裤的传统服装而改穿汉服,今天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年长妇女的衣着也是根据满服进行改良的结果. (其中的羊皮袄,披星戴月和围裙则保留了传统特点),而在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租服装更为纯粹,泸沽湖的摩梭人的穿着则与藏服接近,而且在今天的丽江,二战以后出生的纳西族妇女大多不再穿这种传统服装. 宗教和语言 宗教 纳西族在历史上曾经信奉过佛教,喇嘛教,道教.但是与一些生活方式深受宗教影响的民族不同,纳西人并不笃信某一种宗教,在今天的丽江,即使在年老的纳西人中也很难找到很虔诚的信奉者.东巴教是纳西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但它更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种平民宗教. 语言 纳西口语是丽江及坝区纳西社区的主要的语言.而在丽江古城,汉族的云南方言(也称云南话)是最广为使用的语言, 但在古城纳西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纳西口语. 丽江的年轻一代都能讲汉语普通话,有些从事旅游业的青年则能讲很流利的英语.由于有些老一代的纳西老人曾经接受过教会学校的西式基础教育,因此在丽江古城的街上看到古稀老人和老外用英语自如交流也并非奇事,丽江名人宣科则更是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让老外称奇. 社会地位 如同今日汉族的父权社会,丽江坝区的纳西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而与泸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纳西妇女承担着比汉族妇女更承重的家务和社会义务. 在丽江古城,四十多岁的男人养花养鸟甚为普遍,这给人以纳西族过于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的印象,其实,除了掌握家庭之外,这也和丽江传统的商业经济而非手工业经济有联系.纳西女性不仅要承担家务,而且还要赚钱养家.在古城原先的四方街菜市场,操刀卖肉的绝大多数是中年妇女,而男性则在一旁收钱、观看.1980年代,《南华早报》的记者在古城关门口看到这一场景,以至于得出纳西社区仍保留母系遗风的结论. 在1253年蒙古人征服丽江之前,丽江的纳西和泸沽湖的摩梭同处于母权社会,1253年以后倾向于中原汉文化的木氏逐步使纳西家庭受到汉族父权制度的影响.1723年汉族的流官取代木氏家族统治丽江,大量的汉族的价值观,包括父权社会的规范和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开始盛行,纳西妇女不仅失去了对家庭的掌握,同时由于恋爱自由和性的自由遭到儒家汉制的抵触, 纳西少女情死的人数急剧上升,有些死定终身的男女则越过金沙江迁到摩梭社区,寻找自由的爱情. 19 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