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吉对虾苗种培育
墨吉对虾幼体发育阶段与中国对虾相同,形态外观也极相似,只是这两种虾个体比中国对虾略小。墨吉对虾育苗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室内育苗,类似于中国对虾的工厂化育苗。二是室外生态系育苗,在育苗池内施肥繁殖饵料生物,人工辅助投饵,以满足幼体的饵料要求,这类型的育苗池较大,多数是每口池50—100万尾/m3 ,个别甚至200m3
1.密度 放养幼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育苗方式,结合当地水温、饵料、设施和技术水平适当增减。一般室内育苗放养无节幼体20万—30万尾/m3 。6—7月育苗水温较高,较难培育,要适当疏放。
2.饵料 室内育苗。溞状幼体最好投喂硅藻,如菱形藻(Nitzschi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钙质角毛藻(Ch.calcitr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以及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叉鞭金藻(Dicrateria sp.)等单细胞藻类,以及轮虫、卤虫幼体等。
当单胞藻不能满足时,常使用代饵料,如鸡蛋黄、蛋糕、黄豆浆、酵母以及各种人工配合的微囊饵料等。在广东经常使用的有日配牌虾幼体饵料B.P(Nippai artificial plankton B.P)、虾片(brine shrimp flakes)和英国产怀百格虾片(Trippak feeds flake)等多种人工微粒子配合饵料。
无节幼体25个/尾,或臂尾轮虫20个/ml,成活率可达80%-90%。投喂蛋黄20mg/ml次,每天4次,成活率可达75%。陈明耀等(1998)在墨吉对虾人工育苗(无节幼体密度3万尾/m3)试验了湛江叉鞭金藻、钙质角毛藻、角毛藻(chaetoceros sp.)、中肋骨条藻、亚心行扁藻、红酵母等6种饵料,作为溞状幼体的饵料,其结果表明:钙质角毛藻最好,投饵量1万-2万个细胞/ml,从NП至MП成活率92.5%。其次是亚心形扁藻(投饵量0.3万-0.5万个细胞/ml)。湛江叉鞭金藻和中肋骨条藻又次之,成活率可达82%以上。试验还证明混合饵料比单一品种要好,尤其是钙质角毛藻与亚心形扁藻混合,效果更佳。这两种虾当幼体发育到P3之后,逐渐转入以贝、蟹的肉糜为主,投喂量可参考第二章第六节,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
室外生态系育苗,当孵化出无节幼体后,在育苗池中注入过滤海水,接入金藻、硅藻或扁藻种,多数是用200目筛娟过滤沉淀的海水,注入育苗池内,然后施入硝酸钾(KNO3)或硝酸钠(NaNO3)、磷酸氢二钾(K2HPO4)、硅酸盐和柠檬酸铁等,按N:P:Fe为10:1:0.1比例加入。每天施肥一次,几天后视藻类生长情况,适当补加施肥量,使水色保持黄褐色或淡棕色。陈明耀等(1988)施肥试验表明,池内单胞藻类主要是小型硅藻类,如菱形藻、角毛藻、直链藻(Melosira)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等。多数藻体是5-20μm,适合墨吉对虾溞状幼体摄食。池水中2万-5万个细胞/ml溞状幼体施粪,生长发育良好,因此,可视为生态系育苗植物性饵料生物的适量范围,其透明度60-90cm。如果单胞藻未能满足溞状幼体生长的需要,可适当投放蛋黄、酵母或微囊、颗粒饵料,而投豆浆会抑制植物性饵料生长或降低pH值的作用。
施肥繁殖的动物性饵料不能满足糠虾幼体的需要,要适当投放卤虫无节幼体或其他代用饵料,幼体发育到仔虾之后,摄食量逐渐增大,P3之后逐渐一贝、蟹、鱼肉糜为主,亦可兼投人工配合饵料。这些饵料易污染水质。投喂时注意少量多餐,适当换水,控制好水质。
3.其他管理墨吉对虾育苗在广东、广西沿海可持续时间很长,从3月直到8月下旬。在3-4月温差大,而6-8月是雨季,育苗场盐度常骤变,给育苗带来困难。施流章、吴琴瑟等(1963)报道,墨吉对虾幼体适应盐度范围25-38,但各个幼体期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异。
墨吉对虾适宜的盐度与长毛对虾相似,施流章(1981)对长毛对虾卵在无节幼体对盐度适应的试验结果表明,海水盐度25-33的范围内,成活率高,发育所需时间短。尤其盐度在28左右,孵化成活率最高,幼体健壮,笔者在生产性育苗中观察到的情况,与上述结果相似,当海水盐度低于23,受精卵到溞状幼体后期成活率都较低,盐度21孵化率接近零。发育到糠虾幼体后,对盐度适应性增强,因此,育苗要密切注意盐度的变化。
墨吉对虾育苗要求水温较高,两种虾幼体适应范围基本相近,最适宜的水温是25-32℃,溞状幼体对水温适应范围较窄,糠虾幼体以后适应范围较大。
墨吉对虾无节幼体趋光性或随光线的移动能力,均比中国对虾同期幼体强。发育到糠虾幼体,其趋光性明显降低,在育苗期对光照强度没有特殊要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