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问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答题: 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简述商周“继统法”的演变。 试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 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试述《法经》的结构和内容。 简述商鞅法制变革的主要内容。 简述秦律有关思想言辞犯罪的主要规定。 10.试述秦代强化吏治的主要措施。 11.秦律如何调整封建经济关系? 12.试析秦律的时代特点。 13.试述汉文景时期形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简述汉代消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法律措施。 15.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汉朝法制有哪些发展变化?(或曰:汉律开始儒家化有哪些表现?) 16.儒家思想对汉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7.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汉代诉讼审判制度有哪些变化? 18.试析汉代的春秋决狱。 19.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结合有哪些发展? 20.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律典体制的变化。 21.试述《唐律疏议????????????????名例律》的主要内容。 22.简述唐律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 23.简述唐律八议制度的主要内容。 24.唐律是如何调整经济关系的? 25试析唐律的特点。 26.为什么说唐律是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 27.简述宋朝立法的特点。 28.宋律是如何维护封建租佃关系的? 29.简述宋朝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 30.试述明初“重典治国”思想对法制的影响 31.试比较唐明律体例的异同。 32.试述明初重典治吏的主要规定。 33.明朝调整经济关系采取了哪些重要法律措施? 34.试述明初重刑惩贪的主要法律措施。 35.试析“例”在明清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36.试述明清的会审制度。 37.清朝采取的哪些措施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8.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管辖的深入表现在哪些方面? 39.试比较清朝的秋审和朝审制度。 40.试述封建五刑制的形成。 41.概述我国古代八议制度的演变。 42概述我国古代法律中十恶制度的流变。 43.概述汉----唐礼法结合的历史过程。 44.试析我国古代地方司法制度的特点。 45.我国古代法制有无值得借鉴之处?请例举说明 46.我国古代关于加强吏治的法律措施,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无值得借鉴之处?请例举说明之 47.概述我国古代法律形势的沿革 48.概述我国古代法典体制的演变 49.概述我国古代的法官责任制度 50.概述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特色。 51.概述中国古代的会审制度。 52.概述我国古代禁榷制度的演变。 53.“屈法以伸伦理”在我国古代法制中有哪些主要表现、 54.试析清末的预备立宪。 55.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 56.试析清末法制变革。 57.试述《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 58.试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59.试述清末司法制度的半殖民地化。 60.试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61.《临时约法》在防止袁世凯专权方面有哪些重要规定? 6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保障民权的法令。 63.简析《袁记约法》的特点 64.试析《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内容 65.试析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66.试析中华民国宪法中的“五权分立”制度 67试述南京国民政府民法的主要内容。 68试析《中华民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 69.试述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70试述《中华民国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71.简述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 72.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及意义 73.概述民主革命时期土地立法的历史发展 74.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的基本内容 75.试述抗日民主政权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变化 76.试述民主革命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演变。 77.为什么说中国近代民事立法是一脉相承的? 78.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刑事立法是一脉相承的? 79.概述中国历史傻瓜的三次重大刑制改革。 答案: 1 礼和刑是西周法律的两种主要形式。它们的共性:一是本质相同,礼和刑都是维护国家政权,调整社会关系工具,两者相辅相成;二是礼所允许的,刑就不禁止;礼所禁止的,亦为刑所不容许,出礼则入刑;三是是礼的约束力依靠刑的强制力来保证,刑的制定又必须以礼的精神作指导。 礼和刑的区别:一是作用不同,礼以劝善,是积极的规矩;刑以惩恶,是消极的制裁。二是适用对象不同,两者各有侧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了礼、刑使用电等级性。 2.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礼对庶人没有约束力,及大夫犯罪不受刑罚惩处。 ①礼不下庶人:一是指礼主要是调整贵族内部关系的准则,不是为庶人而设;二是礼赋予贵族的特权,庶人不能享受。庶人只有遵守礼制的义务,反映了礼的等级性。 ②刑不上大夫:一是刑的锋芒是针对庶人、奴隶和异族的;二是贵族官僚犯罪,在审判、量刑、执行时享有种种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