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教科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 .docx

2020版高考物理教科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 .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动力学方法处理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多过程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高考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命题频率都很高. 2.学好本专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本专题用到的规律和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临界条件和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由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基本思路: 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速度或位移. 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的基本思路: 已知加速度或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从而确定未知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关键,加速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纽带,分析流程如下: eq \x(受力情况?F合?)eq \o(,\s\up7(F合=ma))eq \x(加速度a)eq \o(,\s\up7(运动学),\s\do5(公式))eq \x(运动情况?v、x、t?) 自测1 (2018·江西省南昌市第二次模拟)如图1所示,物体从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它滑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1;若它由斜面顶端沿竖直方向自由落下,末速度大小为v,已知v1是v的k倍,且k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 A.(1-k)sin α B.(1-k)cos α C.(1-k2)tan α D.eq \f(1-k2,tan α) 答案 C 解析 设斜面长为x,高为h,物体下滑过程受到的摩擦力为f,由于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加速度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α-f=ma, f=μmgcos α, 所以a=g(sin α-μcos α),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12=2ax=2gx(sin α-μcos α), v2=2gh 由题意:v1=kv 且h=x·sin α 解得:μ=(1-k2)tan α,故C正确. 二、动力学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题目中“刚好”“恰好”“正好”等关键词句,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题目中“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句,表明题述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一般对应着临界状态. (3)题目中“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词句,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2.常见临界问题的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T=0. (4)最终速度(收尾速度)的临界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自测2 (2015·山东理综·16)如图2,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图2 A.eq \f(1,μ1μ2) B.eq \f(1-μ1μ2,μ1μ2) C.eq \f(1+μ1μ2,μ1μ2) D.eq \f(2+μ1μ2,μ1μ2) 答案 B 解析 对滑块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F=μ2(mA+mB)g;对滑块B在竖直方向上有μ1F=mBg;联立解得:eq \f(mA,mB)=eq \f(1-μ1μ2,μ1μ2),选项B正确. 命题点一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解题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2.常用方法 (1)合成法 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 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时,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类型1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例1 (2018·陕西省榆林市第三次模拟)如图3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为m=2 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36 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在t=5 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75 m(g取10 m/s2). 图3 (1)求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2)假设由于动力系统故障,悬停的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为40 m/s,求无人机悬停时距地面高度; (3)假设在第(2)问中的无人机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