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子和所著的《儒门事亲》中对肛肠患者有护理方面的记载。 一、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的历史与发展之异同 二、中医护理和西方护理理论哲学背景之异同 二、隋唐五代时期 肠吻合术后护理:“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 “十月养胎法”认为:“饮食精熟”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对173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干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编撰,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两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方法等。 1、妇产科护理 妊娠妇女应“居处简静” 在胎教方面应禁酒及冰浆。 在临产护理上,不能让不洁者 进入产房 产后护理:“妇人产后百日已 来,极须殷勤” 《千金方》 《千金方》 2、儿科护理 对初生儿应:“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也” “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见风日,若都不见日,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中伤,皆当以故絮衣之,勿用新绵也。” 《千金方》 孙氏高度重视母乳喂养,指出:“母醉以乳儿令身热腹满”“母怒以乳儿,令儿喜惊,发气疝,又令儿上气癫狂” 小儿要经常洗澡,但“勿以杂水浴之。”应“冷热调和” 对小儿喂养方面:“若不嗜食,勿强与之,强与之不消,复生疾病。”“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 《千金方》 3、养生护理 孙氏高度重视养生之道和食疗,如在饮食和药物选择上,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孙氏还首创了脏器疗法 《千金方》 4、饮食护理 主张:“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勿食生菜、生米、勿饮浊酒,勿食生肉,一切内惟须煮烂。” 并指出“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食毕当行步踌躇,则食易消。” “若饮食即卧,乃生百病” 《千金方》 5、生活起居护理 孙氏指出:“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 “饥忌浴,饱忌沐”“沐浴后不得触风冷” “小有不好,即按摩,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 对健康人要“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行为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 《千金方》 6、情志护理 应“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 要“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 《千金方》 7、老年护理 指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之日至,心力渐退…食欲无味,寝处不安”所以在护理上应 “常须慎护其事”指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善养老者,非其书勿读,非其声勿听,非其务勿行,非其食勿食” “于四时之中,常宜温食”,饮食“宜轻清甜淡”且“节俭”,不可“贪味伤多” 《千金方》 8、医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千金方》 9、护理技术操作 孙氏首创了细葱管导尿法。 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胶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此外他还发明了蜡疗和热熨法。 三、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这一时期国家重视医药事业,宋政府有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尚药局等机构,金元政府有太医院等。宋政府还把医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纳入国家官学系统。 在法律上保护病人:“凡同居亲疾病,辄相弃绝者,杖一百” 医学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抒医理,其中就有著名的金元四大医家。 《三因极——病证方论》 宋代陈吴择著,将中医病因归纳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大类,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在临证医学方面,针灸学出现了驰名中外的“铜人”,并由王惟一撰成《新铸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金元四大家 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导致了新学派的诞生 —金元四大家 刘河间 张子和 李杲 朱丹溪 重视调理脾胃的护理     著名医学家李杲创立了脾胃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乃生”李氏非常重视饮食、劳倦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