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期(昏睡期) 昏睡、精神错乱。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肌张力明显增高,锥体束征阳性。 脑电图明显异常。 四期(昏迷期) 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 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肌张力、腱反射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过度换气。 脑电图明显异常 。 肝性脑病各期临床特点 分期 主要症状 体征 脑电图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可引出 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锥体束征阳性 特征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 昏睡和精神错乱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 明显异常 四期(昏迷期) 浅昏迷、深昏迷 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增高,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 明显异常 心理-社会状况 严重的肝病基础。 丧失工作和自理能力。 经济负担重。 焦虑、抑郁。 昏迷后,家属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辅助检查 1、血氨:正常值20-60μmol/L 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血氨多增高。 急性肝衰竭所致的脑病,血氨多数正常。 2、脑电图检查: 典型改变为节律变慢,昏迷前期及昏睡期病人出现普遍性每秒4~7次δ波或三相波;昏迷时表现为高波幅的δ波,每秒不少于4次。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3.简易智力测验 对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亚临床肝性脑病最有价值。 4、影像学检查 做CT或MRI检查,急性者脑水肿,慢性可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治疗要点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常采用综合治疗 1、消除诱因 及时清除肠道内积血;避免高蛋白;预防感染;避免大量放腹水、利尿;纠正低血糖;缓解便秘;控制使用安眠、止痛、镇静麻醉药。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灌肠或导泻、口服抗生素、乳果糖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可用降氨药物L-鸟氨酸-L-门冬氨酸、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精氨酸等; 口服或静脉输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等。 调节神经递质药物:GABA/BZ复合体拮抗药如氟马西尼 其他: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透、生物人工肝等 治疗要点 常用药物 治疗要点 4、对症治疗: 防治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持呼吸道畅通、冰帽降颅温等。 5、肝移植 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严重肝性脑病在肝移植后能得到显著改善。 * dopamine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节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2 4 5 6 3 1 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肝性脑病病人的身体状况 主要护理诊断 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健康指导 学习难点 能识别肝性脑病各期表现 学习过程中注意运用分析、比较及归纳等方法,加深对肝性脑病各期的认识 注意 概 述 概念与临床特点 病因 诱因 发病机制 概念与临床特点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行为举止异常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概念与临床特点 门体分流性脑病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广泛肝门静脉和腔静脉侧支循环存在,导致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概念与临床特点 轻微肝性脑病是指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监测才能做出诊断的肝性脑病,是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病因 肝硬化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各型肝炎后肝硬化。 门体分流手术。 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癌等。 肝炎后肝硬化 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 感染 大量利尿、放腹水 高蛋白饮食 便秘 使用镇静剂及麻醉药 发病机制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产生是由于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手术造成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循环,使来自肠道的许多毒性产物未被肝解毒或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大脑屏障,引起脑功能紊乱 。 主要学说 氨中毒学说 肝衰竭时,肝脏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及直接干扰神经传导。 1)血氨的来源:肠道、肾、骨骼肌 1、肠内产氨:(每日4克),来自两方面: 尿素分解产氨(血中尿素15~30%弥散入肠道) 蛋白质分解产氨(食物中蛋白质、消化道出血) 氨的吸收:NH3弥散入肠粘膜 NH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2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ppt
- 第12章-外科总论-外-科-感-染.ppt
- 第13章--内分泌生理.ppt
- 第13章-普通胚胎学.ppt
- 第14讲-镇痛药重点.ppt
- 第14章肾脏功能检验..ppt
- 第14章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ppt
- 第14章智能式传感器详解.ppt
- 第15讲-牙周病分论.ppt
- 第16章镇痛药-毛理纳.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