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实用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肛肠科1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 内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内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上的静脉曲张团块,又称里痔。 2.1 诊断依据 2.1.1 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淡红。多见于一期内痔。 2.1.2 便血,色鲜红,伴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复位。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红。多见于二期内痔。 2.1.3 排便或增加腹压时,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复位,需休息后或手法复位,甚者可发生嵌顿,伴有剧烈疼痛,便血少见或无。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有粘膜隆起,表面多有纤维化。多见于三期内痔。 2.2 证候分类 2.2.1 风伤肠络: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2.2 湿热下注: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2.3 气滞血瘀: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2.4 脾虚气陷: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2.3 疗效评定 2.3.1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 2.3.2 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 2.3.3 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 3 外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外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下的静脉曲张团块或赘皮。 3.1 诊断依据 3.1.1 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呈红肿或破溃成脓,疼痛明显。多见于炎性外痔。 3.1.2 肛缘皮下突发青紫色肿块,局部皮肤水肿,肿块初起尚软,疼痛剧烈,渐变硬,可活动,触痛明显。多见于血栓性外痔。 3.1.3 排便时或久蹲,肛缘皮有柔软青紫色团块隆起(静脉曲张团),可伴有坠胀感,团块按压后可消失。多见于静脉曲张性外痔。 3.2 证候分类 3.2.1 气滞血瘀: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苔淡黄,脉弦涩。 3. 2.2 湿热下注: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2.3 脾虚气陷:肛缘肿物隆起,肛门坠胀,似有便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多见于经产妇、老弱体虚者。 3.3 疗效评定 3.3.1 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 3.3.2 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 3.3.3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4 混合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混合痔系发生于同一方位齿线上下,形成一体的静脉曲张团块。 4.1 诊断依据 4.1.1 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 4.1.2 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 4.1.3 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赘皮)。 4.2 证候分类 参照内痔、外痔分类。 4.3 疗效评定 4.3.1 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 4.3.2 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 4.3.3 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5 肛裂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肛裂系指肛管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或形成溃疡。又名钩肠痔、裂肛。 5.1 诊断依据 5.1.1 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5.1.2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一期肛裂: 5.1.3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多见于二期肛裂。 5.1.4 溃疡边缘发硬,基底色紫红,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三期肛裂。 5.2 证候分类 5.2.1 血热肠燥:大便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5.2.2 阴虚津亏: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 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5.2.3 气滞血瘀: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占质紫暗,脉弦或涩。 5.3 疗效评定 5.3.1 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 5.3.2 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 5.3.3 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6 肛痈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肛痈系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间隙急性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病变,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6.1 诊断依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