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解析;案例介绍;发展势头强劲的蒙牛集团此时遭遇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资金问题。
蒙牛的资金非常有限,资金的制约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蒙牛迫切需要突破资金瓶颈。;蒙牛集团2001-2003现金流量表;(二)、融资方式选择分析;(三)、蒙牛私募权益融资设计;在双方的博弈下最终蒙牛与摩根士丹利,鼎辉,英联达成协议:
蒙牛原股东持有2/3的股份,三家私募者持有1/3股份,且摩根士丹利约占2/3。
蒙牛在2002年底税后利润达到7786万元并要在未来一年至少达到复合增长翻番。
出资价格:外资系出资2.16亿元占其不超过1/3的股权。;(四)、第一轮融资设计;第一轮融资结果:
2003年蒙牛的财务数据显示:销售收入从2002年底的额6.687亿元增至2003年底的40.751亿元,销售收入增长了144%。税后利润从7786增至8.3亿元,增长了194%,2003年八月蒙牛已经完成目标。;(五)、第二轮融资设计;(六)、蒙牛乳业全球IPO和外资的退出; 这三家私募投资者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三年内获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因此不少人都觉得蒙牛被贱卖了,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分析;
1、价格高低是由当时融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牛根生等蒙牛团队确实尽了他们的努力,摩根等以约9.5倍(按融资后计算的)市盈率的价格入股蒙牛,这在当时的传统行业私募融资市场中不算低。;2、是否贱卖不能光凭事后的业绩来看。每个项目对私募投资者均有一定风险,蒙牛只不过是他们成功的一例,还有远不及蒙牛成功、甚至彻底失手的项目,而且即使在蒙牛这个项目中他们也承受着极大的风险。
3、更重要的是,投资方与融资方的双赢是最完美的结果。在蒙牛这个案例中,私募投资者投资回报率确实达到500%,但是牛根生团队等原始股东却得到了5000%的回报率 。
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说蒙牛被贱卖了。;蒙牛融资对发展我国私募基金投资行业的启发:
1、私募投资企业应建立比较好的品牌,经验和信誉,吸引企业融资。
2、政府应更积极地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健全法律环境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私募优缺点分析;缺点:
流动性差
投资期限较长
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失败案例博客网;案例特点:中国互联网web2.0的旗帜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投资者:IDG、Granite等;案例介绍;案例整理;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
2006 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
2008年,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 两个独立的公司,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
2008年10月博客网裁员关闭危等同解散。
;案例分析;1、无清晰的盈利模式
--仅仅是依靠人气
2、没有核心团队
--后期管理不当,内部构架混乱
3、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导致业务萎缩,
客户流失
--资本利用不合理,过份的商业炒作
4、大而全的战略转型不适应自身发展
--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不明朗
5、同行的后发优势侧面反映了背后的不足之处
--传统门户的“围剿”
6、商业领袖管理和战略能力不足
--方兴东是个创业梦想家;
博??网的失败软银等风险投资家应该负一定的责任, 同时也反映了风险投资家想要使资本增值就应该对被投资企业做出合适的风险投资管理。
;谢谢观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