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位居第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內蒙古 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位居第一 4.氣候狀況:屬典型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在50?500公釐之間,且降雨百分之七十集中在夏季。 內蒙古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治理面積 中國地區水土治理面積前五名行政區比較圖(2000~2005) 政府採取的治理措施 新興產業 - 沙、草產業 沙棘(可用來當作護膚產品及保健用品的材料) THE END ?謝謝聆聽? 知識通訊評論半月刊005 2005.01.16 中國西北部的荒漠化日趨嚴重,過去人們把原因歸結為盲目開墾和超載放牧,最近,一些科學家提出,過多發展山羊的放牧,也是荒漠化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山羊對草原的破壞能力大大強于過去傳統放牧的綿羊,山羊是對草原破壞最嚴重的畜種,它的破壞程度相當於綿羊的二十倍。過去,中國的西北部牧民很少放牧山羊,近十年來,以獲取「軟黃金」羊絨為目的,牧民開始大規模放養山羊。特別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日本的羊絨工業向中國的內蒙古轉移,中國放牧的山羊數激增,目前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內蒙古等西部省區山羊的存欄總量已突破三千萬隻。 據統計,全世界羊絨年產量約為一萬四千至一萬五千噸,其中,中國占一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中國的羊絨衫產量居世界第一,年加工能力超過二千萬件,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羊絨資源大國,又是世界羊絨生產、加工、銷售和消費第一大國。巨大的經濟利益促使山羊的放牧數不斷增加。一些專家指出,中國畜牧業的發育程度遠不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但羊絨市場佔有量如此之大,這不能不說是畸形發展,這給中國西部環境的破壞帶來惡性循環。更有一些學者憤憤不平說,外國人喜歡羊絨,為什麼自己不養山羊,而要讓中國來養?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內蒙古簡介 1.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北部邊疆,地跨“三北”(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北部與蒙古國為鄰,東北部與俄羅斯交界。 2.面積與人口:土地總面積約11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12.3%,人口約有2384萬。(此為2004年人口統計資料)  3.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邊緣多山脈,形成農業與畜牧業的天然分界線。 5.產業活動:為半農半牧地區,而畜牧方面以飼養羊、牛及駱駝為主。 6.森林資源:內蒙古森林總面積約1406.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3.8%。1978年政府開始進行“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全區人工林面積達237萬公頃,被譽為“綠色萬里長城”。 資料來源:新華社 / 資料來源:中國水保學會 1.自然因素:分為風蝕及水蝕(降雨集中)  2.過度放牧:內蒙古大量畜牧,尤其飼養羊隻,嚴重破壞草原,造成土地荒漠化、沙化 3.開發礦產:2000年開始,天然氣的開發,使得原有的樹林和草原消失,處處只能見到沙石路,更讓水土流失加劇。 資料來源:新華社 / 1.水土保持 2.退耕還林、退牧還草 3.天然林資源保護 4.六年生態建設 草 方 格 治 沙 法 蓯蓉(中藥材料) 山杏(可製作飲料)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