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6期 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 Vol.27No.6
2011年12月 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 December2011
公颖,陈力强,隋明.2001—2010年辽宁区域性暴雨阶段性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6):14-19.
GONGYing,CHENLiqiang,SUIMing.Temporaldistributioncharacterofregionalheavyrainfrom2001to2010inLiaoningprov
ince[J].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2011,27(6):14-19.
2001—2010年辽宁区域性暴雨阶段性特征
1 1 2
公颖 陈力强 隋明
(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16;2抚顺市气象局,辽宁抚顺 113006)
摘 要:利用辽宁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 1°×1°NCEP资料,对2001—2010年汛期共25次辽宁暴雨过程进行分
析,以期得到暴雨过程时间分布特征和典型影响系统。结果表明:25次辽宁暴雨过程中有7次为阶段性暴雨即两段持续性暴
雨过程中间有明显的降水减弱与天气系统转换,占总数的28%;辽宁暴雨过程高层(以200hPa为代表)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急
流,中层(以500hPa为代表)主要影响系统92%为高空槽(其中57%为高空槽与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低层(以850hPa为代
表)诱发系统88%为气旋(或倒槽)顶部(或东部)切变线、12%为鞍形场切变。阶段性暴雨过程两阶段的高中层影响系统基本
一致,高层影响系统均为高空急流,中层多为副热带高压和高空槽的共同影响、少数仅受高空槽影响,在低层,阶段性暴雨过程
均伴随着低层要素场(特别是风场)的调整,导致低层天气系统的转换或强度的变化,低层要素场的调整阶段即为阶段性强降
水的间歇期;阶段性暴雨过程在天气系统的配置及时段长度方面无明显特征,即在暴雨过程发生初期,从这两方面均无法判断
该暴雨过程是否将发展为阶段性暴雨。25次辽宁暴雨过程中,丹东本溪地区17次降水有陡增现象,这与丹东、本溪地区处于
长白山东南部和丹东地区东南侧临海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暴雨;阶段性特征;影响系统
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03X(2011)06-0014-06
本文利用该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对2001—2010
引言
年辽宁地区汛期25次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
众所周知,降水是气象业务、科研最为关注的气 统计,揭示全区暴雨时间分布特征及典型影响系统。
[1]
象要素,国内外气象工作者从降水的天气学分析 、
[2] [3] [4] 1 资料简介
数值模拟 、气候统计分析 、日变化 、年代际变
[5] [6] [7] 分析2001—2010年暴雨过程均使用辽宁省61个
化 、时空分布规律 及与温度 等气象要素的相
[8] [8] 县级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对天气系统进行
关性、降水的分类 、降水预报效果检验 、降水的
[9] 分析时使用1°×1°的NCEP资料。时间均为北京时。
监测 等众多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也从诸
多的研究中得到了重要结论,对全球各区域降水特 2 结果分析
别是暴雨的认识逐步深入、预报能力逐步提高。由
21 辽宁地区暴雨过程的阶段性变化
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的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对降水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