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专题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pptVIP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专题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中心词+定语+者” 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②吴儿善泅者数百( 《观潮》)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黄一涛 林怡菁 张默瑶 许高祥 陈进伟 郑莉莉 李 娜 黄一涛 林怡菁 张默瑶 许高祥 陈进伟 郑莉莉 李 娜 (三)、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和状语,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徐喷以烟 〈童趣〉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5、屠惧,投以骨。〈狼〉 (四)主谓倒装。 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 翻译成:你不聪明太厉害了,但由于现代汉语的习惯这样不顺,因此翻译成:你太不聪明了。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某个部分,经常把强调的部分放到前面。“甚矣”放在前面有强调的意味 .如:帘卷西风。 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 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 成分的排列规 律 ,将其 “顺 装”过来。 4、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受制于人   4. 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5、没有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帝感其诚 * 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2、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呗,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3、他因为名字里有一个“海”字,我们就都叫他“海哥”。 4、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5、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6、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途易辙,偷换主语 文 言 文 特 殊 句 式 判断句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 2、用副词“乃”、“则”、 “悉”“皆”“为”、“本”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中峨冠而多髯为东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环滁皆山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臣本布衣 3、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特别提醒】 文言文中的“是 ”一般作指示代词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省略句 1、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如: 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 便舍船,从口入。 渔人 省略句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 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 是比较少的)。 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鼓 鼓 2、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此诚不可与 争锋。 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渔人 如: 2、省略句 4、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 “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 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