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Amphibia-杨懿如的青蛙学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ILENAME 蛙類的起源及分類.doc AUTHOR 楊懿如 第 PAGE 5 頁 DATE 2000/9/25 蛙類的起源及分類 【起源】 蛙類屬於兩棲綱Amphibia的無尾目(Order Anura),兩棲綱除了有四隻腳沒有尾巴的無尾目之外,還包括有四隻腳有尾巴的有尾目(Order Caudata)以及長得像蚯蚓沒有腳的無足目(Order Apoda)。這群長相各異其趣的兩棲類,有共同的特徵—濕潤裸露的皮膚以及水陸兩棲的生活,也演化自相同祖先。兩棲類屬於四足類,四足則演化自總鰭魚類(Crossopterygians)。三億五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中期,有一種呼吸空氣、胸鰭和腹鰭有硬骨支撐可以行走、長得像彈塗魚的總鰭魚類,終於遠離競爭激烈擁擠的水域,勇敢地邁向充滿食物的陸地新世界。魚石螈(Acanthostega)是最早登陸的四足類,牠在三億年前的石碳紀初期演化出包括現今兩棲類祖先的各式各樣的兩棲類,也演化出爬蟲類的祖先,而爬蟲類隨後演化出鳥類及哺乳類。因此總鰭魚類登陸的這一小步,其實是陸地脊椎動物起源,乃至人類起源的最關鍵的一大步。 【兩棲類的共同特徵】 Pedicellate teeth crown uncalcified dentine or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base (pedical) Operculu-columella complex Papilla amphibiorum structure of the skin and the importance of cutaneous gas exchange Glands mucous glands granular glands (poison gland) Green rods - retinal cell, color receptor Structure of the levator bulbi muscle - a thin sheet in the floor of the orbit 使口腔容積變大 Fat bodies from germinal ridge Skull roof: parietal bones cover the roof of the temporal region of the skull 【無尾目的特徵】 骨骼特徵 成體身體扁平,由頭和軀幹構成,沒有頸部及尾部。 脊椎骨數目減少,薦椎之前的脊椎八至十個,薦椎之後的脊椎癒合成細長的尾桿(urostyle)。脊椎骨分成五型(雙凹、後凹、異凹、前凹、兩盤凹型)。 胸帶構造複雜,有擔弓型arciferal pectoral girdle及固胸型firmisternal0pectoral girdle。大部分種類沒有肋骨。腰帶的腸骨(ilium)向前延伸成長棒狀,前端和薦椎相接。 後肢比前肢長,善於跳躍及游泳。前肢四指,後肢五指。前肢的橈骨與尺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 顱骨未完全硬骨化。 外型特徵 青蛙Frogs或蟾蜍Toads 頭部-眼睛、口部、鼓膜 身體及四肢-蛙類的跳躍 生活史 卵→蝌蚪→小蛙→成蛙 蝌蚪有四型Type 1, Type2, Type3, Type4 【無尾目的分類】 無尾目包括青蛙和蟾蜍,是現生兩棲類中最大的一目,廣布於南極以外的世界各大洲,全世界大約有3970種,目前分類系統將歸類成27科334屬。 【蛙類各科簡介,共27科】 1. Ascaphidae尾蟾科,1種,分佈於北美,有尾巴(兩片肌肉結構),體內受精,急流活動的水棲性蛙類,有肋骨。 2. Leiopelmatidae滑指蟾科,3種,小型(5cm),分佈於紐西蘭,半水棲性,體細長,頭平扁,有尾巴,體內受精,有肋骨。 3. Bombinatoridae鈴蟾科,7種,分佈於澳洲及亞洲,半水棲性,蝌蚪水棲性,有肋骨,舌頭成盤狀(盤舌)。 4. Discoglossidae盤舌蟾科,9種,小型至中型(5-8cm),分佈於歐洲及北非,陸棲性,蝌蚪水棲性,有肋骨,盤舌。 5. Pipidae負子蟾科,27種,分佈於南美及非洲,水棲性,無舌,卵發育成蝌蚪或直接發育。 6. Rhinophrynidae掘地蟾科,1種,分佈於中美洲,穴居,蝌蚪水棲性。 7. Megophryidae角蟾科,80種,分佈於亞洲大陸、印尼及澳洲,陸棲及半水棲性。 8. Pelodytidae泥蟾科,2種,分佈於歐洲及亞洲,小型(5cm)陸棲性蛙類,蝌蚪水棲性。 9. Pelobatidae鏟足蟾科,10種,分佈於北美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