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指善心,本性,天性。 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探究 升华 主题 递 进 论 说 非独贤者有 人皆有 贤者勿丧 分析第一部分 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论证 舍生而取义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不为苟得 “甚于生者” “义”; “甚于死者” “不义”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所欲莫甚于生 所恶莫甚于死 论点 患有所不避 论证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性善论”)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贤者能勿丧耳”) 提出 论点,并说明 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 课文分析 “舍生取义” “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①而与②之,行道之人③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④也。 ①呼尔——盛气凌人得叫。尔,助词。 ②与——给。 ③行道之人——路上饥饿的人。 ④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译文: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失去它就会饿死。可是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一箪食 一豆羹 “呼尔” “蹴尔” 不屑接受 羞恶 之心 舍生 取义 得——生 舍——死 万钟①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③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④我欤⑤ ? ①万钟——高位厚禄。 ②辨,辨别。 ③何加——有什么好处。 ④得——通“德”,感激。 ⑤欤,语气助词。 译文:(可是有的人)不管是否符合礼和义就接受了 “万钟”的优厚俸禄。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熟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吗? (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 接受万钟 不辨礼义 向①为身死而不受,今为②宫室之美为③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④乎?此之谓失其本心⑤ 。 ①向——先前。 ②为——为了,介词 wèi ③为——做,动词 wéi ④已——停止,放弃。⑤本心——天性。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熟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接受万钟 不受食羹 丧失本心 身外之物 关乎生死 保有本心 1.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2.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3.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探究 义存于心 举 例 论 证 见利忘义 (正) (反) 对 比 论 证 嗟来之食 1、行道之人 2、乞人 万钟之禄 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 对 比 论 证 分析第二部分: 小结: 第一段:为人应舍生取义 第一层: (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中心论点(喻证) 第二层: (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分析舍生取义的道理 一步:辩证分析(正) 二步:假设分析(反) 三步:因果分析 第三层: (本段最后一句)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递进式) 第二段:舍义以利就是丧失本心。 第一层:证明“义”之存在。 (正面举例) 第二层:揭示“见利忘义”。 (反面举例) 第三层:揭示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再次证明本文论点:舍生取义。(对比论证)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死——有甚于死——有所不避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 正面 反面 对比论证 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非独—皆有—勿丧 (人之初,性本善) (层进) 一箪、一豆—行道之人,乞人—弗受,—决定生命—义存在 万钟——王侯贵族——受——决定宫室——义丧失 举例论证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蔽。 本文是一篇论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新人教版选修3.ppt
- 江苏扬州市高邮中学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6课时)章末小结().ppt
-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鲁科版选修4.ppt
- 三年级美术上册 第18课 各种各样的鞋4 人美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 中图版.ppt
- 2017年秋贵州九年级化学上册 6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新人教版.ppt
- 湖北黄冈市2016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代谢》说课比赛.ppt
- 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6课《生命与和平相爱》2 苏教版.ppt
- 四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七 打动心灵的画面作文1 苏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2 中图版.ppt
- 三年级美术上册 第17课 会响的玩具3 新人教版.ppt
- 高中地理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新人教版.ppt
- 六年级语文上册 奥运圣火2 湘教版.ppt
- 甘肃定西市公园路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法国新湘教版.ppt
- 三年级美术上册 第12课 对印版画3 人美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1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新人教版.ppt
- 广东汕头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活动探究 中图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1 中图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