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钩虫 引起人体钩虫病的主要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简称美洲钩虫)。 另外,有些动物钩虫如犬钩虫的成虫偶可寄生于人体,犬钩虫和巴西钩虫的幼虫也可感染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一、形态 (一)成虫 1.外观 线状,长约10mm,半透明,活时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 虫体前端略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背面)。 十二指肠 钩虫 美洲 钩虫 2.内部结构 前端有角质口囊。腹侧缘有钩齿或板齿。 前端两侧有头腺、咽腺、排泄腺,能分泌抗凝素和某些酶类,有利于虫体附着及吸血。 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尖细,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雄虫生殖系统为单管型,尾部膨大为交合伞,有一对交合刺。 十二指肠 钩虫 美洲 钩虫 寄生人体两种钩虫成虫主要形态鉴别 鉴别 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体形 体呈“C”形 体呈“S”形 口囊 扁卵圆形,具2对钩齿 椭圆形,具1对半月形板齿 交合伞 撑开时略呈圆形 撑开时略呈扁圆形 背辐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基部先分2支,每支远端再分2小支 交合刺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一刺末端呈钩状,常包套于另一刺的凹槽内 尾刺 有 无 (二)幼虫(钩蚴) 钩虫幼虫期有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通称钩蚴。丝状蚴是感染阶段,两种钩虫的丝状蚴形态有区别,在诊断上有意义。 (三)虫卵 两种钩虫卵在光镜下几无区别。 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6~76)×(36~40)μm。 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2~4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钩虫卵 从患者肠道驱出的虫体 十二指肠 钩虫 美洲钩虫 交合伞 钩齿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 板齿 美洲钩虫口囊 钩齿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 美洲钩虫口囊 板齿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顶面观) 中侧辐肋 腹腹辐肋 侧腹辐肋 外侧辐肋 后侧辐肋 外背辐肋 背辐肋 二、生活史 两种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一)在外界发育 成虫寄生于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湿润、荫蔽、氧气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发育。 感染期蚴大多聚集在1-2cm的表层土壤中,且呈聚集性,也可借助其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作用,沿植物的茎或枝叶向上爬行,伺机侵入人体。 虫 卵 土壤 24h I期 杆状蚴 蜕皮 48h II期 杆状蚴 丝状蚴 (感染期蚴) 蜕皮 5-6天 (二)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发育 丝状蚴有向温性和向湿性,当与人的皮肤接触时,受体温的刺激,其活力大增,同时在其分泌的某些酶的协助下钻入皮下组织,再侵入附近的小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再沿着支气管→ →气管的方向移动至咽部,被吞下后到达小肠寄生。 在小肠中,幼虫发育迅速,约2-4周内先后两次蜕皮,逐渐发育成成虫。自幼虫侵入人体到发育成熟约需4~6周时间。成虫以其口囊吸附在肠粘膜上,吸取血液、组织液或肠粘膜为食。钩虫成虫的寿命一般为5~7年,有的可更长。 特殊感染方式:经口腔粘膜感染、经胎盘感染。 幼虫的迁延移行现象。 三、致病 钩虫的丝状蚴和成虫二个虫期均可致病 ,以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 (一)幼虫的致病 1. 钩蚴性皮炎 丝状蚴可穿过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暴露的皮肤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奇痒无比;搔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好发于春夏之交。此病变俗称“粪毒”、“地痒疹”。 2. 呼吸道症状 钩蚴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局部出血及炎症。患者症状有咳嗽、痰中有血、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持续干咳和哮喘。一般在感染后3~5天出现症状,也可自愈。 (二)成虫的致病 1.贫血(掌握其形成机理) (1)钩虫寄生可引起慢性失血:①虫体自身吸血及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②钩虫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血;③虫体更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仍可渗血。④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引起血液的流失。 (2)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损耗,加上患者营养不良,造成造血原料不足,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从而导致贫血(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3)贫血表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等,较重者可出现心悸、气促,甚至浮肿。 2.消化道损害 成虫的口囊吸附在肠粘膜,可造成出血及溃疡。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可出现“异嗜症”,可能与铁质缺乏有关。 3.婴儿钩虫病 主要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可能是母亲感染后经胎盘感染。发病急,排血便,发热,严重贫血,病死率高。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发育障碍。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急性钩虫病人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5%,甚至更高;白细胞总数增高。 钩虫病患者 营养不良,面部水肿,似有腹水。 皮肤蜡黄,指甲苍白。 钩虫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doc VIP
- 机修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八年级数学趣味数学知识竞赛课件(比赛用) (共51张PPT).pptx VIP
- 机修工培训考试题库.pdf VIP
-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GB_T 50165—2020)修订解析.pdf VIP
- 七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课件 (共42张PPT).pptx VIP
- 八年级数学趣味数学知识竞赛课件(比赛用) (共51张PPT).pptx VIP
- 七年级数学趣味数学竞赛比赛用课件 (共48张PPT).pptx VIP
- 《少盐限油健康饮食》课件.ppt VIP
- 2022年初中数学趣味数学竞赛课件(共4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