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 5.3 立体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 匝道规划线形标准 1. 匝道平面线形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匝道上的行驶速度是由高到低再到高逐渐变化的过程,在选择平面线形标准时,应使其曲率变化与变速行驶状态相适应,且出口匝道的平面线形指标应高于入口匝道; (2) 匝道平面线形指标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的匝道应具有较高的平面线形指标; (3) 匝道中间部分的平面线形,应尽量避免设计成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夹长直线的线形; (4)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面线形应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行车路径应尽量短捷; (5) 出入口相邻路段匝道,邻近主线的出入口车速高,应按规范规定适当增大曲率半径; (6) 在纵面起伏的匝道上,凸形竖曲线前后的平面线形应一致,或具备良好的线形诱导;严禁在小半径凸形竖曲线以后紧接反向平曲线; (7) 外环匝道车速高,内环匝道车速低,内外环曲线半径应与之相适应。 2. 匝道纵断面线形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匝道的纵坡应平缓,尽量满足最小坡长的要求,且使两端较缓、中间较陡,并尽量避免反坡; (2) 匝道同主线相连接的部位,线形应该有一段距离与主线保持一致以求视觉上的连续,其纵断面线形应连续,避免线形的突变; (3) 交通量大或设计车速高的匝道应具有较高的纵断面线形指标; (4) 上坡加速或下坡减速的匝道,应采用较缓的的纵坡,应尽量避免采用最大纵坡值; (5) 匝道端部纵坡变化处应采用较大半径的竖曲线;匝道中间难以避免反坡时,凸形竖曲线应具有较大的半径,尤其在其后不远有反向平曲线或匝道分、汇流的情况下。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5.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 5.3 立体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 3. 立交匝道圆曲线半径应根据立交等级以及匝道类型对应的匝道设计车速选用大于下表所列最小值。 4. 立交匝道停车视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5. 立交匝道最大纵坡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值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5.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 5.3 立体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 6. 立交匝道各设计车速对应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5.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 5.3 立体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 匝道规划横断面 1. 立交匝道横断面主要由车行道、路缘带、停车带和路肩等构成。 2. 立交匝道车道数应根据匝道交通量和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宜采用单车道匝道;在匝道交通量超过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和两条单向匝道合并后的一定长度范围内考虑设置双车道;迂回形匝道不应采用双车道。 3. 立交匝道车道宽度应根据车道数、车型及计算车速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符合下表所列数值。 4. 立交匝道应规划为单向行驶,采用单幅路断面型式。单向单车道匝道应设置紧急停车带,含一侧路缘带宽度2.5m,小型汽车专用匝道路缘带可采用2m。总宽度不小于7m,特殊情况下可不小于5m。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5.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 5.3 立体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 5.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双车道匝道,但须采用划线方式控制出入口为一车道: (1)匝道长度大于300m或交通量超过1250pcu/h; (2)预计匝道上由于在匝道和街道连接处的管制(如信号灯控制)形成车辆排队; (3)匝道设置在陡坡上,或采用了最小几何尺寸。 6. 立交匝道行驶双向交通时,应采用双幅、分离式横断面型式,机动车道右侧应设置紧急停车带。 7. 机非混行匝道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根据交通量确定。一般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应采用实体隔离。未采用实体隔离的单车道机非混行匝道可取消设置停车带。 8. 各种类型的匝道横断面型式、组成及宽度见下图。 (1)单向单车道匝道。 (2)单向双车道匝道。 (3)对向分隔的双车道匝道。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Planning and Design S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