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运用形象比喻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齐东来曹虹霞郭明林
论文关键词:有机化学比喻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形象生动
的比喻进行讲解,将较为抽象的有机化学理论通俗化、形 象具体化。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内 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有机化学是进入大学后,化学、化工、材料、药学、 医学和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 的奠基石。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应用性,
与许多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关系密切而又 相对成独立体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甚至影响系统专业知识构架和培养人才质量。有机化学其 内容相对庞杂,理论抽象,如果按部就班讲述教材,同学 们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应注意适当活跃有机化学课堂教 学,使教学变得生动、多样、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 比喻,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的理解 难度,提高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阴。下面笔者简羊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以比喻方法使 学生深人理解有机化学知识的实例。
1以形象比喻讲解氯和澳与烷烃取代的选择性
有机化学的教学通常是从烷烃开始讲解。烷烃与卤素 发生自由基取代生成卤代烃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反应。与 烷烃进行取代反应的卤素通常是氯和澳,从反应活性来说, 氯更容易与烷烃发生反应,反应总产率高可是主要产物比 例比澳低;而从选择性来说,澳的选择性更高,产物中主要 产物所占比例更高,副反应少。活性高的氯代主要产物比 例反而比活性低的澳代少,这个问题有些同学一时难以理 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课堂教学中笔者利 用CAI课件设计了动画,将其比喻成果农摘树上的果实的过 程。把一个含有3个伯氢和2个仲氢的某烷烃分子画为一 棵果树,氢原子画为树上的果实,不易反应的伯氢处在较 高位置,容易反应的仲氢处在较低位置,向学生讲明我们 需要以取代仲氢的卤代烃为主要产物。而进行反应的卤素 自由基则画成果农,氯自由基活性高,则身高较高,澳自 由基活性低,身高较矮,氯或澳取代氢的过程转变为一个 果农摘果实的动作过程。接下来播放动画,当高个果农(氯 自由基)经过树下时,他的高度可以将5个果实(伯氢和仲 氢)都摘下来;而矮个果农(澳自由基)经过树下时,高度不
够,只能摘到较低位置的两个果实(仲氢)。通过动画过程 使学生看到,氯的活性高,5个氢原子都可以反应,但取代 伸氢的主要产物只占到所有产物的40%;而澳代虽然活性低 只反应了 2个氢原子,但取代的都是仲氢,主要产物比例 为100%。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使该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在课 堂教学中十分清楚的理解了反应性和选择性为何会不一致 的问题。在理解了该问题的基础上,接下来再结合实际, 从原料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和原料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介绍工业合成上如何更好的选择反应物的内容,使学生对 于有机反应在实际中的使用同样有了更加深人的理解。2以 形象比喻讲解手性分子的R,S构型判断
手性分子在制药工业、催化工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 用,手性分子的R,S构型判断同样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 点内容。正确判断分子的R,S构型需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正确判断不同原子或取代基的优先顺序,这是判断R,S 构型的基础;二是将手性分子摆在正确的观察位置上,再按 照判定规则进行判断其构型。一般判断R,S构型按照如下 步骤进行:首先排出手性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或原子的优 先顺序,选出优先次序最低的基团/原子;沿着手性碳与该 基团/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方向看去,使得该基团/原子被 挡在手性碳原子后面,该摆放方式即为判断构型时正确的 观察位置;最后按照优先次序由高到低观察其他三个基团/
原子的排列方向,顺时针则构型为R,逆时针则构型为S。
在实际授课时,为了学生能将上述判断方法形象的加 以记忆,笔者将判断手性分子构型的规则以司机开车这件 事进行形象比喻。将手性分子比喻成中心向下凹陷的方向 盘,那么手性碳和它所连的四个基团都处在方向盘及其转 动轴上。手性碳原子处在方向盘与转动轴所连接处,也就 是方向盘的凹陷中心,次序最低的基团/原子所处位置是转 动轴的最下端,而另外三个基团/原子则均匀分布在方向盘 上。这样做比喻后,作为观察者的学生就成了司机,司机 坐在驾驶位上,俯视方向盘的方向恰好就是判断构型时正 确的观察方向。这样一来,由高到低方向盘顺时针转就是R 构型,逆时针转就是S构型。这样一个容易理解且形象的 比喻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判断构型的过程变 得简单明了。
笔者在课堂做比喻讲解判断构型时,一些思维敏捷的 学生即意会到笔者比喻的含义,而先于笔者说出该比喻是 如何进行判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VIP
- 200句搞定高考词汇.pdf VIP
-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HITACHI日立空气净化器EP-A5000.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