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形象-160分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表达技巧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描写:可分为正面、侧面(渲染、衬托)、点面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景书怀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己) 二、表现手法:即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1)写景抒情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动衬静、虚实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等。 (2)咏史怀古诗:对比、衬托、借古讽今等。 (3)即事感怀诗:对比、联想、想象、虚实结合等。 (4)咏物诗:托物言志、象征等。 三、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辞: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作用:比喻、比拟、夸张:更形象具体与生动 。 排比、对偶、反复:音乐美、形式美、强调突出,抒情酣畅 设问、反问:增强语气。 双关:幽默,风趣,含蓄曲折 对比:特征鲜明突出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对“满林残照见归鸦”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答:“满林残照见归鸦”句似写乌鸦归巢之景,实则运用的是反衬手法,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深切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这首词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专题三 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怀古诗的主题有两大类: 一类是叙写前朝之事,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来借古讽今,劝诫当朝君主应该汲取前车之鉴,切勿重蹈覆辙; 一类是怀念故人,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问题一:请谈谈这两首诗各自的表现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