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doc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的 教 学 设 计 朝天区中子初级中学 王兴钊 一.教学目标 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说明心脏的功能。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二.教学重点 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学期多的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兴趣比较高,且善于表达,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设计意图 关于心脏的结构,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实物或模型以及课件,使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体会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对血液循环的过程的教学,由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引入,通过视频、课件等,使学生对循环途径获得直观感知,教师再通过教具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分析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由此突破难点。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同时,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进而形成保护心脏的意识。 六.教学准备 哺乳动物的心脏(有条件的准备)、人的心脏模型(每组一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等。课前分组(每小组4——6人)。 六.教学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环节 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4分钟) 1.猜谜语: 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 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打一人体器官) 2.提问:从这个谜语当中,你获得了心脏的哪些知识?心脏的具体位置在哪?大小如何?(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点评) 3.做一做:将右手放在胸腔左侧,体会一下,你有什么感觉?然后,原地跳跃30S,再次感受与安静时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学生的交流,阐述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意义和运动员平时心跳比较慢的原因。) 4.提问:心脏为什么能不停的跳动呢?(这与心脏的结构有关,引入新课) 生抢答; 生交流; 学生按要求做动作,感受心脏的跳动,体验生命的存在。比较两种状态下心脏跳动,体会不同之处并表达。 思考并提出新问题。 通过不同活动的设计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和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 自主合作 实验探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8分钟) 1.课件展示学习观察与讨论内容(见课件) 2.展示人的心脏模型(提示观察外形,辨别前后。用手捏心室壁和心房壁,比较壁的厚薄。 3.教师提示:对照教材插图找到心脏的四个腔,并按教材讨论题的顺序进行观察。 4.教师巡视,指导。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完成教材P61“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该环节的设计,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合作交流 达成共识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提问: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测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依次展示上述问题,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教师更正与评价,从而建构知识)。 讲述: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课件展示心脏工作的过程示意图,并讲述,归纳出心脏的功能) 各小组代表发言、不同意见的学生补充。 观察,听,理解 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而获取的,知识的获取是形成性(生成行性的),从而建构知识。 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点评与总结) 2.布置任务: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课后请阅读科学家的故事。预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生答。 课后预习与思考。 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