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世有伯乐 ……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 “君子用人
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 :只。
1. 解释加点的词。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上诘之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 )安
可诬一世之人
2.翻译句子。
(1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 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
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马说》对比阅读训练 5 篇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完成第 1~4 题。 (12 分)
【甲】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 , 只(祗 )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
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乙】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 之能 ,食不饱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天下无马“ ! ”呜呼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臣闻古之君人 ,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 : 请求之。“ ”君 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
已死 ,买其首五百金 ,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 所求者生马“ ,安事 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 ! ”涓人对曰 : 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 ,况生马乎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 于是不能期年” ,千里之马至者三。 ( 选自 《战国策 燕·
策一》 ) 【注】①涓人 :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 :要死马做什么。③捐 : 白白费掉。 1.解释下面
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
⑴ 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⑵马已死 ,买其首五百金 , 反以报君 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⑴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死马且买之五
百金 ,况生马手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托物寓意是古
人 的 常 用 写 法 。 《马 说 》 一 文 , 作 者 以 “千 里 马 ” 寓 ___________________, 以 “食 马 者 ”寓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4.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 千里马“ ”的命运截然不同 ,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完成第 1~4 题。 (12 分)
【甲】马说 :世有伯乐 ,
【乙】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