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离骚》看扬雄对《离骚》的接受.docxVIP

从《反离骚》看扬雄对《离骚》的接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反离骚》看扬雄对《离骚》的接受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王强镪 指导教师:多洛肯 摘 要 扬雄的《反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几部敢于打破权威,提出自己的立场的作品。毋庸置疑,扬雄对《离骚》的接受是全面而深刻的,作为凭吊屈原而作的《反离骚》,后世对它褒贬不一,本文以《反离骚》为中介,探究扬雄对于屈原和《离骚》的态度,分析《反离骚》对《离骚》内容和手法的接受,梳理以及其接受后的反思,从而更好地了解《离骚》与《反离骚》之间传承与再创造的关系。 关键字 《反离骚》,《离骚》,扬雄,接受 ABSTRACT Counter-Li Sao of Yang Xiong is China ancient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unusual several dares to break the authority, proposed own standpoint work.Without a doubt, raises male to Li Sao acceptance i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the achievement is grieved Counter-Li Sao, the later generation which Qu Yuan does has different opinions to it, this article take Counter-Li Sao as intermediary, inquired into raises male regarding Qu Yuan and Li Sao the manner, analyzes Counter-Li Sao to Li Sao the content and technique acceptance, combs as well as it accepts after the reconsidering, thus understood well Li Sao and Counter-Li Sao between inherits with the relations which creates again. Key words:Counter-Li Sao Li Sao Yang Xiong Accep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在古代文学史上,与尊崇经典的现象相对,也存在着反经典现象。可以说反经典与经典差不多具有同样丰富的表现形态,也有着几乎同样漫长的历史。”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文史哲》,2010年第2期。扬雄写《反离骚》是需要些胆气的,可以说勇敢向权威发起挑战。如今,学术界对《离骚》的研究著述汗牛充栋,我们完全可以从反经典文本入手,探究经典著作,这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但如今将《离骚》与《反离骚》结合起来研究还比较稀少,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文史哲》,2010年第2期。 (二)相关研究动态 1.湖南大学郭建勋先生在《扬雄及其反离骚之再认识》一文中认为学界对扬雄及其《反离骚》全盘否定有失偏颇,“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 郭建勋,《扬雄及其 郭建勋,《扬雄及其反离骚之在认识》,《求索》,1989年第四期。 2.黄中模先生在《扬雄的反离骚及其引起的论争》一文中指出了古代一些文艺理论家对扬雄的《反离骚》的论争。指出历代文艺理论家,在围绕着评价屈原问题进行论争的同时,也对扬雄评骚发表了不同意见。其中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观点,既攻击屈原作品的基本内容,也反对和责骂扬雄,以李赞为代表的文艺理论家,敢于突破儒家的思想偏见,既正确评价了屈原,又大胆肯定了扬雄评骚的基本精神。这是我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长时期地进行论争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实质是儒家思想与非儒家思想的分歧,在评价屈原的论争中的反映。” 黄中模 黄中模,《扬雄的反离骚及其引起的论争》,《江汉论坛》,1982年第6期. 3.何根德在《一个“反离骚”的文化现象》 何根德, 何根德,《一个“反离骚”的文化现象》,《云梦学刊》,1993年第1期。 上述诸位学者对《反离骚》的研究可谓清晰透辟,其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汉代的时代精神,论及到《离骚》与《反离骚》的对比。本文主要结合前人观点,以扬雄对《离骚》的接受为基点,从《反离骚》这一主要作品入手,论述扬雄对《离骚》的接受过程。。 一、扬雄对屈原的接受态度 屈原的传播和接受在古典文学史上是个比较突出的话题。汉代文人对屈原评价的不同形成了以司马迁为首的尊屈派与班固为首的抑屈派。扬雄作为汉代重要的辞赋大家,弄清楚他对屈原与《离骚》的态度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扬雄及其《反离骚》的关键,解决

文档评论(0)

150****84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