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课件chapt.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 令 Z=HOG 传质单元高度的大小由过程条件决定。 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一、图解积分法和数值积分法 传质单元数的求法 Y1 Y2 1. 脱吸因数式: 二、解析法 2.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6.5 解 吸 解吸的定义 常用方法 气(汽)提解吸、减压解吸、加热解吸、加热—减压解吸等 V, Y1 V, Y2 L, X2 L, X1 稀端 浓端 V, Y L, X n m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操作线与最小气液比 Y X o Y*=f(X) A Y1 X1 X2 Y2 B Y* D 1.吸收因数法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2.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一、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特性 6.6 吸收设备 内十字环 内螺旋环 填料类型 单个填料 : 阶梯环 Cascade ring 陶瓷弧鞍 Berl saddle 矩鞍 Intalox saddle ring 金属鞍环 Intalox saddle ring 塑料花环 rostte ring 多面空心球 Ball Packing 海尔环 Hillis ring 规整填料 波纹填料 金属孔板波纹填料 陶瓷孔板波纹填料 格栅填料(格利希填料) Grid Packing 二、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力降 Chapter 2 Gas Absorption * 四、分子扩散系数 物性常数 影响因素 获取途径 实验测得; 手册查得; 采用经验半经验公式估算。 6.3.2 对流传质 对流传质 有效层流膜层 6.3.3 吸收机理 双膜理论 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有效层流膜层; 相界面上气液两相互成平衡; 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个膜层内。 6.3.4 吸收速率方程 吸收速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被吸收的溶质量。吸收速率方程:吸收速率与吸收推动力关系的数学式。 1. 气相传质速率方程式 2.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式 0 c ci 液相浓度 D(c,p) (ci, pi) p=f(c) p pi 气相分压 3. 界面浓度 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可采用一相主体浓度与另一相平衡浓度的差值来表示。 (1) 以(p-p*)表示总推动力 pi=ci/H p*=c/H 液相吸收速率方程 NA=kL(ci-c) NA=kLH(pi-p*) 气相吸收速率方程 NA=kG(p-pi) 4. 总吸收速率方程 令 KG——气相总吸收系数(mol/(m2?s?Pa))。 NA=KG(p-p*) 什么是“气膜控制”? (2)以(c*-c)表示总推动力 令 代入 NA=KL(c*-c) KL——液相总吸收系数(m/s)。 什么是“液膜控制” ? (3) 以(Y-Y*)表示总推动力 分压定律:p=Py Y=y/(1-y) y=Y/(1+Y) 同理 NA=KG(p-p*) 当吸收质在气相中的浓度很小时 KY ≈ PKG (4) 以(X*-X)表示传质总推动力 当吸收质浓度在液相中很小时, 令 KX ≈CKL 吸收速率方程式 单相传质速率方程式 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单相传质系数 一相主体浓度与界面浓度差值 总吸收系数 一相主体浓度与另一相平衡浓度差值 6.4 吸收塔的计算 设计型计算 操作型计算 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计算依据:物料衡算、平衡关系和传质速率 (1) 吸收剂的选择及用量的计算; (2) 设备类型的选择; (3) 塔径计算; (4) 填料层高度或塔板数的计算; (5) 塔的流体力学计算及校核; (6) 塔的附件设计。 板式塔 填料塔 低浓度气体吸收 假定: (1)气液两相摩尔流率不变 (2)等温吸收 (3)传质系数为常量 V, Y2 V, Y1 L, X1 L, X2 浓端 稀端 6.4.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一、物料衡算 GA— 吸收塔的传质负荷 分离要求: (1)Y2 (2)回收率η 二、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 V, Y2 V, Y1 L, X1 L, X2 V, Y L, X n m 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 Y X o Y*=f(X) A Y1 X1 X2 Y2 B Y X X* Y* P X*-X Y-Y* 斜率L/V 斜率L/V 并流操作线方程 并流操作线? 为何一般采用逆流? V, Y1 V, Y2 L, X1 L, X2 V, Y L, X n m 三、吸收塔内流向的选择 Y X o Y*=f(X) A Y1 X1 X2 Y2 B Y X X* Y* P Y-Y* X*-X 斜率-L/V Y X o Y*=f(X) A Y1 X1 X2 Y2 B Y X X*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